印尼小说网

第112章 八面威风【2 / 2】

华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纪头,都晕过去了,怎么办?是要人还是只要货物?”一个蒙面大汉,腰间别着一把大刀,对着一个和他们穿着一样夜行服的人说。五个人在马灯下互相点点头,他们各自互相望一望,一言不发的对着大汉嘴里称呼的老纪头,一个个注目凝神。

“听着,兄弟们,今天这档生意,人货我们全都收下。只要货而不要人,诸位不觉得是我们的一笔损失么?带走货物,你以为我们大家都会消停么?不可能,兄弟们,还是吸取以往的教训吧,我等在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件上,难道吃的亏还少吗?你以为留他们性命,花钱消灾这伙人会心安理得么?”哪位被称呼老纪头的人,在夜空中扫视一下众人,随口问道。

“那倒不可能,大凡留有一口气,只要他们醒来,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去衙门告状。明知道希望渺茫,他们宁愿相信官府,也绝不选择原谅。因此,我认为连人带货一起卖到异地他乡,让这些人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去往何处,也就见不得人,告不得状了!”刚才那个叫大汉的人,接着老纪头的话说。

老纪头巡视一下,见众人点头称是,便第一个下马。

从马鞍上解开一捆绳索,挨着将地上的人,一个个反绑起来,放在马车上。“兄弟们,动作快点,药性一个时辰就会过去,都给我将这伙人绑结实了。每一个人的嘴,都给我堵严实点,但切勿将鼻子堵死。我们的原值,只求才,不害命。否则,绝世做尽,苍天也不会原谅我等。”

“遵命老大,兄弟们小心一点!”第一个说话的人,毫无疑问,他便是五路神仙中的排行老二了。否则,不可能老大下令,他即刻补充说明。一行人将秦富贵和祝家贵等人,一起五花大绑。

并趁他们熟睡之际,将他们一个个抬上马车,赶着马像似平安无事一般,继续往吴集镇的方向走去。

在东方雨露白的寅时时分,吴集镇就在众人眼前现出伦敦。

五路神仙却突然调转方向,直奔吴集镇的沿江码头走去。他们带着货物于人马,来到一只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的大木船上,将所有的人和物全部抬上大木船,紧接着,扬帆起航,顺流而下。

来到船家熟悉的景德小山庄,他们将所有人卖给该镇的烧窑制坯户主,以男五十两,女三十俩的价格卖出,小孩子作为礼物奉送。过去人啦,小孩子需要食物抚养,所以,大多数送人不计报酬。

能由户主接受,不至于饿死人便是不幸中之万幸。小秋菊怀里的孩子,当然随小秋菊了!

祝家贵的祝家庄小旅馆进的货物,包括秦富贵在安居买给爹娘的礼物,全部被老纪头等人洗劫一空,来个就地变卖。

祝家贵和秦富贵是拿银子买货物,老纪头为首的五路神仙,侧是将他们买回来的货物,重新销赃卖出。祝家贵和秦富贵是高价买进,老纪头等人是低价卖出。一买一卖,一字之差,价钱是只亏不赢。

要问为什么?还不是船家捣的鬼,来个货到地头死。

买家不知道货物来源,那五路神仙是无论如何瞒不过帮助他们运送货物的船家不是。

倘若得罪船家,来个翻脸不认人,那船家将他们的事,逐一向外透露,请问,五路神仙还想在社会上混不?所以,明知道买家在价格上坑自己,为了彼此安好,老纪头还是和兄弟们认栽了。

只是船家也不是十恶不赦,丢掉货物不赚钱,在人力上,船家还是给老纪头等人卖出个好价钱。

如此一来,一赢一亏,算是打个平手。买卖双方最后,还是握手和好,皆大欢喜。大木船上,祝家贵等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绑得腰酸胳膊疼。气得拼命挣扎的秦富贵和祝家贵等人,士可杀不可辱,怎奈自己一张嘴被堵得严严实实。

明知道自己连人带货被绑架,即使有浑身解数,也无法脱身。

因为动弹不得,心中有数,却什么招也没有。

直到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卖到景德小山庄,亲眼所见卖自己的人,大庭广众之下将自己交给窑主,气得祝家贵等人吐血。紧接着,他们被各自窑主带到一个专门关人的地方,白天一个人一个地方劳动。

外边大门紧闭,不见阳光。

夜晚,他们被各自关在不同的地方睡觉,同样是大门紧闭。

连夜里上茅厕,都得在自己的屋里。那种被奴役的罪,甭说祝家贵没受过一天,就连随着父母逃难在大沙漠的秦富贵,也难以招架。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白天制坯干活,夜晚累得两眼发黑,倒头便睡。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几年来,再有脾气的大户人家的阔少爷祝家贵,也被窑主磨炼得老老实实。

秦富贵更是俯首称臣。

因为,他只有听话才能和小秋菊、以及她们的女儿在一起。要不然,窑主以卖掉小秋菊和他们的女儿相要挟,不得不迫使秦富贵就范。浑身武功,一身正气,在窑主的软硬兼施面前,那真的叫个分文不值。

就这样,秦富贵和祝家贵被卖在烧制缸坛瓦罐的窑主家里,因祸得福,学到烧制缸坛瓦罐的手艺。而二成子被卖到烧制砖瓦的窑主家里,专门学会烧制砖瓦。不是说秦富贵他们一行人被卖到景德小山庄么,那二成子怎么会在长江下游的千灯镇,被李连宇发现呢?

这正是作者要告诉大家的地方,几年后,学业有成。

曾经日思夜盼逃跑的祝家贵等人,也习惯窑主对他们的好。

随着窑主再不对他们实施看管和关押的态度,一行人见得自己学得烧制窑货手艺,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加之,他们各自学得手艺,在当地极其受人尊重。遂对买下他们的这些窑主不但没有恨意,反倒心存感恩。

这人呐,一旦做了被众人崇拜、爱戴的事情,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

连自己走在人面前,听到有人啧啧称赞,内心里悠然升起神气活现自傲气。

二成子被窑主介绍到千灯镇,那是因为,千灯镇差个烧窑师傅,二成子到哪里,便是被作为头把交椅,受人尊敬。加之千灯镇的户主,为了是二成子高兴,敲锣打鼓来请。

因此,那二成子深知抬你上轿不上轿的道理,洋洋得意之时,八面威风的离开景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