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bo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纵观历史,以应天为国都的朝代普遍气数较短。”
“第二,应天位于江左,在城防方面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应天偏于东南,不方便中央控制全国。”
观音奴没说一句,朱棣便点一下头。
以往他从没考虑过这些。
可如今观音奴一分析,他惊讶的发现还真是这样。
“如果咱要迁都,你有什么见解呢?”
朱元璋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这一次的笑容,不再是皮笑肉不笑的假笑。
而是真心的笑容。
他确实早有迁都之念。
并不是来了西安以后才突然有这个念头。
事实上,在他荡平天下后,这个念头就没有停止过。
只是时机尚不成熟。
因此他一直没提。
满朝文武都不懂咱的心思。
只有老大和老二懂咱啊。
朱元璋内心感慨道。
眼见朱元璋态度逐渐温和,观音奴心中勇气渐生,侃侃而谈道:“儿媳哪有什么见解,都是王爷没事儿的时候,跟儿媳说得。”
“王爷说,若要迁都,西安会是很好的选择。”
“西安,不仅是秦、汉、唐朝等十三朝的旧国都,西安在关中,向南可以控制最为富庶安定的蜀中地区,向北可以出塞对抗北方的蒙古人。
西安在群山环绕之中,地理优势突出,非常适合防守。
西安处于关中之地,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处于国家的中心,无论是对抗蒙元残余势力,还是治理国家,都非常方便。”
观音奴没说北平也适合建都。
因为朱樉根本没跟她说过。
后世朱棣之所以定都北平。
主要还是因为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侵扰。
洪武年间为防御蒙古,采取的是用藩王镇守边疆。
可后来,经历了建文新政和奉天靖难之后,削藩已经是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再让藩王镇守边疆。
所以,朱棣希望通过天子镇守边关来抵御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的入侵。
这便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如今朱元璋尚在,藩王镇守边疆的格局不变。
而且朱樉都穿越了。
未来朱棣能否通过奉天靖难登上皇位都得两说。
这个时候说北平也适合建都的话。
那纯粹就是脑子有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