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十四章 听潮亭【1 / 2】

星海bo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二此言大善。”朱元璋抚掌赞道,“书籍是什么?是我们与经典,与古之圣贤交流的桥梁,是开拓眼界的首要之选!是真正万世不移的瑰宝。”

他是贫农出身。

造反之前从没觉得读书有什么重要的。

可在加入红巾军之后,他就立刻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于是他便请马皇后教他识字。

后来又请刘伯温、李善长等人教他读书。

知道了什么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知道了什么叫“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知道了什么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他还从元朝灭亡中看到,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

因此,他尤其重视教育。

不仅建立了大本堂用来教导诸皇子。

还选民间之俊秀及公卿之嫡子,入堂中伴读。

去年,既洪武八年,他又创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除此以外,他还采取措施,在各地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朱樉对书籍,对知识的看法,可说是深得朱元璋之心。

朱元璋大步向前走去:“走,儿媳带路,咱们一起去老二的听潮亭看看。”

观音奴跟在朱元璋身边,落后半个身位。

一边走,一边跟朱元璋介绍听潮亭。

听潮亭共分九层,每一层都收藏着不同种类的书籍。

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经史子集、琴棋书画、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武术秘籍无所不包。

像第一层,主要是给6到12岁孩子看的书籍,包涵启蒙书籍,神话故事、诗词精选等等。

第二层,则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诸多前贤的注解版本。

第三层,则是朱樉花大力气收集的诸子百家的遗作。

第四层,则有基础的算学、地理、历史简述等等。

“咱是越来越期待了。”听着观音奴的介绍,朱元璋一路上不住的点头。

按照观音奴的说法,这听潮亭中的不少书籍,就连文渊阁都没有。

像是那诸子百家的遗作,传说中岳飞的《武穆遗书》,《万寿道藏》《太平清领书》等等。

走过一条长长的石板路,众人终于来到了听潮亭下。

门口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文海泛舟健儿要敢乘风上

下联:书山探宝志士怎能空手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