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0章 买旧家具【1 / 1】

闹钟不要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光福难得开口喊了一声尊称:“茂叔好。”

许大茂乐呵呵的回答:“诶,是个好孩子,光福这孩子机灵。”

二大妈感觉就像是夸自个一样,开心的不得了:“饭做的差不多了。光福,去,喊几个师傅来吃饭。”

二大妈其实还有一点点的传统思维,下意识的就要离桌了。

许大茂赶紧劝阻:“二大妈,您得上座。”

座位也很讲究,一般来讲,四方桌,正北位置,是家主人的位置,也可以是爷爷奶奶桌位。

主人家的左手侧,就是东位,一般是东道主桌位。

右手侧,则是主要客人的位置。

最后,与正北位置相对,背对门口的位置,就是次要客人的位置,也可能是自家孩子,媳妇的位置。

四九城的人,最讲究这样尊卑秩序了。

但是,许大茂不讲究这个。

自个和秦京茹,座东位,这个他是知道一点的,剩下的就乱安排了。

四方桌子,正好是八个人,非常好。

带队的老师傅感慨:“这菜不错嘛,有鱼有肉的。”

许大茂笑了笑:“这不,前两天钓上来的,正好赶上了。”

实际上,当初的四条鱼,早就吃没了,这是他从空间里弄出来的。

另外一个是爽菜扣肉(其实就跟南方的梅菜扣肉,很类似),一个白菜炒肉片,一个咸菜炖豆腐,最后一盘花生米,一共五个菜。

秦京茹本来也是要回去的,被他多挽留了几天。

等到这里忙完了,就陪她回老家,顺带提亲。

何雨水则是最后的一天假期,尤为难得。所以,猪肉什么的,也会弄上一点。

当然,不会整大盘的红烧肉,这样太招摇了,怕被小人暗算。

五个菜,不要怀疑,足够8个成年人吃了。

换成南方的说法,其实是五盆菜。

不是小碟,是大瓦罐盘的那样子。

四九城的大部分妇女,都是会做蒸煮的饭菜,而近似的大锅菜。

他们对精致的小炒菜,反而不擅长。

主要是厨房的工具,限制的死死的,你指望用煤球炉,能炒好什么样的菜?

南方多灶台,哪怕是东北,待上一段时间,手艺都见长,因为他们都能用上炒菜。

四九城不行,没木头。

就算是破四旧,拆下来的旧木头,大部分也进来机关的厨房,劈柴烧了。

说到这个,装修的老师傅好像是顿悟了一般,提了一句。

“对了,许先生,东直门那块,最近有不少好木,可以考虑买一点回来。虽然有几十年可能上百年的历史了。”

许大茂点点头:“可以,劳您费心了。”

老师傅继续说:“我待会给您写给条子,你自己去选。”

说着,老师傅又憨憨的笑了笑:“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这三大名木头就不要想了,那可是好东西,盯着人太多了。”

“不过白木,铁木,黄木,鸡木都是好东西,一般人也看不上,你可以选他们。”

“对了,还有现成的柜子,家具,你可以看看。报我老郑的名号,好使。”

许大茂:“行,谢谢您,郑叔。您再喝一杯。”

四九城,实际上圈子真的很小,小到你出门钓个鱼,都能撞上大人物。

四九城,圈子也很大,大到一大群人,费尽心机,也搞不懂这里的窍门。

许大茂多多少少懂了一点点,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师傅,在某些领域可能还是有一点点的牛皮存在。

不牛皮的人,都被调去扒四九城的城墙了,哪里轮得到在后方修修补补,干小活呢?

中午的时候,郑师傅就午休了。

别好奇,四九城的节奏,就是这样慢吞吞的,几百年来,都不带变化的。

到了二十一世纪,他们还是这样的状态。

放到渔村,这种节奏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饿死了,他们的效率是前所未有的高,吃完饭就干活。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人家就出生在罗马,你能咋地?

所以,不要羡慕他们,羡慕了也没有用。

午饭过后,许大茂先是送何雨水上了公交车,然后再慢悠悠的去郑师傅所说的地方,至于家里,就交给秦京茹管理了。

旧东西被拆除,咱们不好评价什么,许大茂只是感觉有点可惜。

还有,最后崇文门那边,保留了一小段,留给后人做了个纪念。

一个其貌不扬的大院,或者说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垃圾场,没有介绍信的人,压根进不来。

门口就要持枪的保安队,正儿八经的四九城保安队的,全副武装,就问你怕不怕。

负责人只是看了一眼介绍信,就说道:“郑师傅介绍来的,行吧,看上什么,自个拉走。要不要三轮车,五块钱保送到家。”

他没有怀疑这信的真伪,最重要的是,老郑的专属记号,不会错的。

就像是医院里的鬼画符,看笔记,拿对应的药品,一般人看了几个画线条的,直接懵圈,这啥玩意也不是。

许大茂笑了笑,掏出一盒中华烟:“同志,家里装修,会有点多。”

对方眉头一挑:“有点多啊,可以十五,一卡车,老王,大活。这些东西都是砍了当劈柴烧,不值钱。”

许大茂:

看样子,好东西,确实是损毁不少。

最后,许大茂还是借走电影队的名义,将它们都包圆了。

当然,辛苦费还是得给的,不然,他们图啥辛辛苦苦的守着这破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