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不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老五分家之后, 用老爷子给的银钱,盖了一座砖瓦院子,正房面阔三间, 两边都有门朝院里的耳房, 做烧饭和储物之用,另有门通后院, 鸡舍猪圈茅房柴房都在后边。
前边另盖有两侧厢房,各有三间屋子,石头砌的院墙将整个李家圈了起来,免去外面窥探, 正中的院子很大,用碎石头铺了地,中间种着一棵枣树,东厢和厨房中间有一口井,整个院子瞧着干净又利索。
东厢住着李丰收一家,西厢住着李丰余夫妻俩,李丰雪回家时住在正房西间, 原身则带着李小兰住在正房东间, 都住得很开, 等两家孩子长大也不拥挤。
李老五心气高,是照着老宅建的房子,虽然只是缩略版,比不得老宅占地更大房子更多, 但这样的住房条件, 在小河村绝对是最好的那一批。
李老爷子真正有多少体己,只有老太太清楚,不过他对几个儿子是真的尽心, 除了李老大李老五,另外三个儿子分出去盖的新房子都不差,概因当初分家他给的钱多。
崔近月站在堂屋门口,看着与记忆里契合的院子,感觉还不错。
这时,大儿媳柳小果拿着锄头从门外走了进来,她个子很矮,有点胖乎乎的,圆脸盘上有个小酒窝,一看就是老实脾气好的人。
她朝着崔近月笑,“娘,现在准备晚饭吗”
李家是很典型的农家,不管是财产还是大大小小的权利,都掌握在原身这个婆婆手里,李家其他人无论做什么,都要问过她,听她的。
家里做饭是她带两个儿媳轮着来,没有自个儿包揽,不过能用多少粮食,要怎么做饭,都需要原身来把控。
这不是一件小事,在古代农家,怎样让全家不断粮不挨饿,是最大的智慧。
原身不是个爱说话的,崔近月不动声色地往厨房走去,柳小果便也放下锄头跟了上来,完全没意识到婆婆有啥变化。
李家厨房很大,沿窗户建了灶台,另有一张半人高的桌子,和一个双层大木柜,上头锁着油盐酱醋和粮食,下头放着锅碗瓢盆。
崔近月用锁开了柜门,把要用的东西拿出来,柳小果接过去,便开始准备晚饭。
不一会儿,李家就飘起炊烟。
柳小果没察觉到婆婆的丁点不对劲,除了崔近月在她炒菜前油多放了半勺,让她惊讶了一下。
天色渐晚,很快李家其他人都回来了,李丰收和李丰余个子倒是不矮,皮肤被晒得黝黑,也能看出来相貌周正。
包欢欢怀孕四个月,已经有些显怀,她身体壮实,一点儿也不害口,干活更是一点不耽误,家里家外干什么都很利索。
晚饭很简单,一盆时令蔬菜一盘咸菜加一锅半干稀饭,被一家子吃得干干净净。
接着就没崔近月的事了,两个儿媳洗碗烧水,两个儿子把两张竹床搬到院子里,她和李小兰李延昭洗完澡后,就拿着扇子到院子里纳凉。
李小兰七岁,李延昭五岁,都是半懂事的年纪,性子很好,被她逗着逗着就打起哈欠来,看着特别可爱。
撇开条件不说,崔近月还挺喜欢这种氛围的。
当然,她也没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李家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一是没钱,二是李丰雪不在了,事实上,只要李丰雪活着,几乎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大夏开国才几十年,吏治清明,隐有盛世之象,对读书人也很尊崇,李丰雪考上秀才,家中便不需再服徭役,所以他活着,李丰收和李丰余就能避免因服徭役而病伤。
如今离李丰雪考上举人进京赶考还有三年,崔近月决定双管齐下,先让李家富裕起来再说。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李老五当初分家,光是盖房子就花了一半银钱,后来又要养家糊口,老爷子给的钱根本经不住花,好在分了十亩田地,也就这么过下来了。
后来李老五死了,换原身当家,添了李小兰和李延昭这两个小的,又给李丰余娶媳妇,李丰雪还要读书,即使有老太太偶尔偷偷补贴,养活这一大家子也很不容易。
时至今日,原身攒下来的银钱也不过二十多两。
在普通人家这是很大一笔钱,可李家有个读书人,李丰雪再是俭省节约,他在读书上的花费,也一年至少要八两银子。
这也是李丰雪说过二十岁还考不上秀才就不再科考的原因。
李家田地每年的产出,光是交税和留够家里人吃的粮食,就要五分之四,剩下的可以卖钱,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收入,一年至多不过十两银子,甚至更少。
如果李丰雪没出息,还一定要读下去,李家勒紧裤腰带供着他,结果就是全家都吃不饱穿不暖。
如今家里的活计大头都在李丰收和李丰余身上,不忙的时候,他们要去镇上打零工,还要轮换着每年服一个月徭役,那比在地里劳作一年还累,能生生把人身子骨折腾坏。
他们可以供弟弟十几年,但不可能供一辈子,他们也有自己的家要养。
李丰雪有良心,他知道自己花的是家人血汗钱,才会做下如此保证,要知道,二十多岁才考中秀才的,可比少年天才多上百倍,多的是倾家荡产在供一个读书人,如果始终没有功名,家破人亡就是结局。
可惜的是,他们这样的农家,除了在土地里刨食,唯一的出路就只有读书,而读书又要钱,恶性循环,自然寒门难出贵子。
崔近月不用想都知道,这孩子压力有多大,毕竟他也不知道,自己两三年后能高中。
她也不会把所有希望都放到李丰雪身上,就这么放任不管李家人继续吃苦。
原身看重李丰雪,可李丰收和李丰余两兄弟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等着李丰雪两年后考中秀才太远了,秋收过后就会征劳役,崔近月决定今年就用钱抵役,不在此之前找到赚钱的法子,全家都不能安心。
便宜女儿在旁边打着小呼噜,崔近月则默默想着能做些什么赚钱。
夏日里劳作非常辛苦,少有人能抵得住大太阳,因此,他们只能天蒙蒙亮起床下地,日头高了回来,等到傍晚太阳不烈了再去一回。
如今地里的活除了除草就是浇水,崔近月不需要跟着去,却也是一大早就起来,去屋后的菜地忙活,而李小兰则带着李延昭上山打猪草。
忙到日上三竿,崔近月就回了屋,没一会儿二儿媳包欢欢也挺着肚子回来了,今儿轮到她做饭,两人一通忙活完,一家子才终于吃上了早饭。
别误会,他们这家庭是一日两餐,早上九十点吃一顿,晚上五六点再吃一顿,除了秋收的那一个多月可以吃三顿,其他日子想都别想。
饿肚子是所有人习以为常的感觉。
崔近月一天都没过完,就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她想了想,决定先到山里搞点吃的。
原身是村里的土著就这点不好,谁都知道她和她家里什么情况,不管是秘方还是手艺,她都不能轻易拿出来,把别人都当傻子,必定翻车。
小河村位于南方,从这里到府城都是群山环绕,还有一条白水河分流至各个乡镇,形钟灵毓秀之势,是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不过有这种本事的不多,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更安全的田地刨食。
毕竟不管是上山打猎,还是下河捞鱼,都有一定的危险性。
小河村四面抱山,每家每户都依山而建,可以从几个大冲口入山,也能从自家屋后面上去,不过除了家里的男丁,妇女小孩平日里挖野菜打猪草什么的,都是在山坡矮地里活动。
李家后边是一大片竹林,穿过竹林就有条踩出来小路能上去,也就上山砍柴时走走,再往里是不敢的,没有猎户的本事,没人敢往深山里去。
崔近月却是敢的,第二天中午,她就拿着镰刀进山了。
家里人都以为她只是上山捡些野菜果子,并不知道她走完那条小路,仍然往深处而去。
山里物产非常丰富,然而崔近月没管,她只盯着活物,靠着这两天练出来的一点气感,在山里悄然横行。
等到天快黑了,累塌了肩膀的李家人从地里回来后,才发现娘竟然不在家,包欢欢都等了好一会儿了,只以为婆婆在别家。
李丰收察觉不对,“娘中午说进山弄些吃的,从山里回来了吗”
其他几人都不清楚,便又问两个小孩,李延昭一问三不知。
倒是李小兰,有点儿害怕地道,“大哥,我一下午都没看见娘,等没太阳就和小昭去玩了,娘不会还在山上吧”
李丰收和李丰余闻言都脸色大变,什么都顾不得,就要顺着后院往山上跑,然而还没等走进竹林,就见对面迎来一个人,不是他们娘是哪个。
柳小果和包欢欢也气喘吁吁地跟了过来,李小兰李延昭紧随其后,然后六人齐齐愣在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