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章 五明的初中生活【1 / 1】

山果果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72年五明小学毕业,初中是在泸州德龙铺小学附设初中读的。

泸州德龙铺小学,是一个乡镇的中心小学,在各个村里还有村校,1972年德龙铺小学开始附设两个初中班,这个小学座落在德龙铺街道的尾部,整个场镇就分布在一个小山上,学校就座落在山的边缘,从场镇的尾部有一条石板路通往山下,与泸州到永川的公路相接,从学校看出去能看到对面蜿蜒而下的泸永公路,和山下的农家以及田土,还有龙溪河发电站的灯光,因为当时德龙铺的用电,就靠它来发电,但电站经常因为枯水季节、检修等原因没有发电,所以当德龙铺的街坊们看见电站亮起灯光时,就知道今天晚上能用上电灯了。

德龙铺小学,始建于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目的,当地乡贤以中国千万村民所固有的质朴、实诚的品质,创立了这所学校,并把诚实的品德根植于学校的教育之中。历经八十多年的风雨发展,学校一直坚守着建校之根本,并逐步形成了以“诚”为发展的学校文化核心,树立了“诚实守信,乐观豁达”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礼养诚,以诚立德,以德树人的办学模式。

当时的德龙铺小学,是瓦木结构的房屋,是一个由四合院为主体的青瓦木结构建筑,院子全部由木柱支撑,青瓦覆盖。房屋的墙壁是用竹子编成方块,然后再糊上泥巴和石灰,形成一个个四方块的隔断,学校四合院子里有一个天井,天井里有用石板架上的能走一人的小石桥,大概有三、四个小桥,中间有两个桥墩,天井上方有瓦房的屋缘,每当下雨时,滴滴答答的雨滴落在天井里。天井的水慢慢涨上来,又缓缓退下去。雨水滴下来,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孩子们就在天井周围玩耍。1973年以前,五明父母的寝室就在天井的西侧,这是一间大概有20多平方的小屋,窗子是木头框架构的,遮盖窗子的是一块上方固定着带有户枢的木板,白天的时候用一根竹棍将它撑着,光线就透过小木条组成的窗孔进透到屋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把棍放下来,整个屋子都暗了下来,因为是平房,屋子潮湿。屋内只能放两张床和一个书桌。屋外过道上还有烧煤和烧柴的炉子和水缸等用具。

学校四合院子的北侧和东侧是教师宿舍,南侧则是有200平方的室内大厅,它内空高,是用很大的木柱支撑着的,雕梁画栋,显得空旷,这是学校学生们经常玩耍的地方,如果下雨,上体育课也在这里上,这里常有乒乓桌,鞍马、跳远、跳高用的垫子等体育用具,孩子们经常在这里玩乒乓球,跳高、跳远、做游戏等。院子南侧就是几间教室和老师办公室。

从院子南侧的大门出去,院子前面有几棵高大的桉树,整齐地横排在操场边上,树龄应该有几十年了,桉树前面是一个小操场,大概有300个平方米,是用一块块四方的小石板铺成的,坝子周围是杨槐树和橙子树,再下几级石台阶,就是大一点的操场,也是一个简陋的篮球场,这里是学校学生毕业留影的地方,背景就是学校的大门和房屋,操场是泥地的,晴天可以活动,到下雨天就是满地泥水,操场边上南面有五棵上百年树龄的黄葛树,枝繁叶茂,树枝向四周伸展开去,遮天蔽日,仿佛几把巨型的伞,它的气势,让人感到惊诧和自豪,喜鹊在上面驻窝,可是每年总有人爬上去将它的窝破坏。也许是有人想取它们的蛋吧,最大的一棵黄葛树的树干,要几个人手牵手才能围上,都仿佛成了树仙,常有居民用红布缠在树枝上,祈求它保佑,消灾免祸,学校四周还有许多桉树和杨槐树,学校西边还有几块土地,学校老师们在上边种菜,每年春天,学校绿叶芬芳,花香四溢,鸟儿放歌,空气清新,真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黄葛树开新叶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到树下捡黄葛萢吃,黄葛萢是包裹着的,要一层层往里剥,味道酸酸的。每到秋季,黄葛树、桉树落叶时,又有很多人在树下捡树叶,拿回家嗮干后当柴火烧,特别是桉树叶,含桉树油,烧起来火很旺的,学校的周围还有几栋土木结构的瓦房,也就是俗称的”干打垒“平房。分别做教室、食堂等。是解放以后,陆续修建的。

1972年,五明小学毕业后,到德龙铺小学附设初中读初中,学制是两年,德龙铺小学附中,初中班是在学校四合院出来,往上走几步坡道,经过一个操场,再上一个坡道,这里是学校修的干打垒房子,一共有四间教室,还有几间教师的寝室,五明读书的教室,是上坡靠右边那间教室,初中两个班的学生,是德龙铺当年小学毕业的学生,他们来自德龙铺街村小学,庙子山村小,光辉村小、安民村小、走马村小等等。一个班三十多个学生,开设的学科有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图画、体育等等。1973年下半年,由于五明父亲,去德龙铺的庙子山村校教书,五明每天就从庙子山村校,走到德龙铺街上读书。

庙子山村距德龙铺中心小学有五里多路,这里和奎峰公社接壤,这是一个原来姓万的家族祠堂,是一个四合院式的房子,院子中间是石头铺成的小坝子大门进去是一个厅堂,有四、五十个平方,两侧分别是老师的厨房,五明家的厨房在右侧,紧挨着厨房的就是教室两边分别两间,一共四间,坝子上方是老师的办公室,办公室两侧就是四间教师的寝室,五明家的寝室在左侧第一间,整个房子是瓦木结构和德龙铺中心校是一样的,墙是用竹子编的篱笆然后再上面涂上泥巴。房子周围没有住农民,学校在孤零零的在一个小山上,学校前面有几颗红樟树,后面有一颗黄葛树和一个小操场,由于房子墙壁是篱笆墙,不是很牢靠,加上周围没有农民住户,经常只有五明家住学校,其他老师基本上都是打走班,也有住在学校的,但时间都不长,先好像是体霞一家,后来会文老师也住在学校,世达的家就在离学校不远的奎丰农村,永昌的家在场上的建设九队,他很少在学校住,志英老师是民办老师,自然住在她家团结大队12队。所以学校经常被小偷光顾。五明兄弟有一次起来追小偷,甚至听到小偷跑的脚步声。五明家厨房的东西经常被偷,有一次把五明家喂的猪也偷跑了,在庙子山村小,五明家吃的水全靠挑,是在距离学校200多米远的水井去挑水,这个井的水清纯甘甜,是从石缝中渗透出来的,吃了以后回甜回甜的,五明家曾经喂过一头猪,经常是五明喂,喂它粮食、红苕,到年底时杀了过年,自己喂的猪肉很好吃,很香,吃不完的腌在大缸里,做腊肉,学校后面有一点土,五明家还种了菜和红苕等。学校背面有一家人对五明一家也很好,在这里,由于五明母亲1968年不幸病故了,五明一家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一家四口就靠五明父亲几十元的工资,五明家生活困难的时候曾经吃过高粱、红苕、炒麦面,也许是那时五明兄弟都处于长身体的时候,总觉得吃不饱,每顿的饭几乎一人只有一碗干饭,稀饭就只有两碗多,吃干饭时,由我把饭分成四碗,然后大家来端,干饭里有时要放些萝卜、红苕,稀饭里有时放高粱粑、大麦面、冬寒菜等。这样吃起来才觉得稍微饱些。

在德龙铺小学附中,教五明初中的老师开始的班主任叫明书,个子高高大大的,有三十多岁,说话声音很响亮。后来又换成祥淑,祥淑老师也有三十岁,爱人在泸州小市电影院放电影,记得她还让学生们去她家玩,她家里种了好多花草,还有仕全,文楷、先烈等老师也教过五明,明书教的是语文、祥淑教的数学。仕全教语文和图画,文楷教的是政治,先烈教的唱歌和体育。还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这些科的老师,都记不得是哪些老师教了。

中午吃饭是靠自己带的米,拿一个瓦缸装着,每天早上拿到学校伙食团去蒸,中午就吃缸缸饭。有时候有菜,有时候就吃白饭,下午放学时,就走回庙子山村校。

初中两年,五明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记得班主任祥淑上数学课时,有一道几何题,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中点的连线,与底线的关系,老师叫大家回答这个问题,叫了几个同学回答,都没有回答对,叫到五明回答这个问题时,五明很有条理,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老师还表扬了五明。

初中的时候,老师还组织我们去泸州蓝田坝飞机场参观过一次。那是一个夏天的星期天,太阳炙烤着大地,同学们都戴上了草帽,当时泸州还还没有长江大桥,要去蓝田坝飞机场要坐轮渡过长江到茜草坝,走一段距离才能到蓝田坝飞机场。飞机场就在长江的边上,到了蓝田坝飞机场,部队里的军人接待了五明班上的同学们,部队的一个军官模样的军人给同学作了介绍:泸州“蓝田坝“飞机场修建于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抗日战争渐近尾声,为了组织战略大反攻,需要大量的战略物资,而当时重庆的两个机场又不够,经中美两国政府协商,由美国提供经费和技术,帮助中国修建蓝田机场。1945年3月16日蓝田机场修建工程正式开工,5月底竣工,6月1试配,整个工程仅用三个半月左右时间,进展甚为迅速,这在泸州及全国机场建设中都是少见的。

五明和同学们去参观的时候,蓝田坝飞机场还是一个军用机场,没有开通民航,五明和同学们还走到停机坪,参观了一架真正的飞机,去飞机停机坪,要走很长一段路,这是一架教练机,飞机不大,只能坐两个人,五明和同学们每个人都到驾驶室坐了一下,要从搭的梯子上去,因为是教练机,驾驶室有两个,一个是学员驾驶,另一个是教练驾驶,看到真实的飞机,当时感觉蛮稀奇的。

1974年,五明在德龙铺小学附中初中毕业,但毕业后就没有再读高中了,因为五明资格不够,当时读高中,不是凭学习成绩,而是靠推荐,当时没有推荐五明上高中,但如果凭学习成绩,五明理所应当读高中。由于没有读上高中,直接影响了五明一生的发展。要是五明读了高中,以后考大学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没有读上高中,所以1977年恢复高考时,五明只有报考中专了。

五明读初中时的同学有,华彬、元林、德奎、朝蓉、世莲、吉英、家禄、家宽、开明、德成、元光、书亮、本清、大成、文英、辉玉、廷碧、凤莲、昭秀、纯远、立慧、贵莲等。读初中两年期间,五明和华彬、德奎、元林、吉英、朝蓉,世莲等同学关系比较好、华彬家离庙子山村校不远,放学时,五明和华彬要同一段路,天气热的时候,五明还要和华彬等同学一起,去堰塘游一会泳,然后才回家。五明还去元林、德奎、朝蓉、世莲家里吃过饭,元林家离庙子山村校有两、三里路,德奎、朝蓉、世莲家在光辉大队,当时的豆花、腊肉味道就是那么好!

华彬,住在团结大队12队,比五明要稍小一点胖胖的脸庞,个头和五明差不多,他的哥哥是庙子山村校的老师,和五明的关系比较好,后来他去当兵了,复员后在泸州公交公司开公交车,后来又去驾校当教练,现在已经退休了。

德奎,住在德龙铺光辉大队,他家是在德龙铺通往奎丰的大路边,父亲是个木匠,矮胖矮胖的,脸圆圆的,说话的时候喜欢笑。五明去他家吃过几次饭,豆花饭,还有腊肉,吃起来真香,后来德奎就跟着他父亲做木匠活,是一个手艺不错的木匠。

元林,他家在奎丰公社,离庙子山村校不远,他父亲是大队的干部,元林也是白胖白胖的,圆圆的脸,后来做了民办老师,经过考试转成了公办正式老师,现在退休了,住在德龙铺街上。

吉英,她家离庙子山村校只有200米左右的距离,她父亲是团结大队的支部书记,她也有几姊妹,好像是排行老二,150多公分的身高,比五明要年长一点,后来和德龙铺走马大队的青年结婚,住在德龙铺街上,开了一个茶馆。

朝蓉,家在光辉大队住,头发很浓密,扎成两个小辫子,眉毛好看,显得很精神,经常穿一件红花花衣服,她家好像很宽,门前有几颗高大的红樟树,她好像一直都在务农,后来在德龙铺的餐馆做服务员。

世莲,个头比朝蓉要高一些,人比较泼辣,敢说敢做,不怕事,后来嫁给光辉村校一个老师的孩子,现在在成都住。

1974年五明初中毕业在家,什么也没有做,整天在庙子山做饭、喂猪、割草等。在家待了一年多,1976年3月16日,五明到离庙子山村校不远的团结大队12队当了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