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5章 民间议论【1 / 2】

韭菜虾仁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司衣女官安慰她,“别哭,这疙瘩病凶猛得紧,的确令人忧心。不过我倒听闻近来陛下倒专门为了这怪病设了一个什么‘鼠疫小组’,将这疙瘩病命名为鼠疫,道是老鼠到处跑,传给人的。”

司设女官点头,“陛下既已命大人们留心此事,那想必过不了多久,对症之药便会出来,鼠疫定会平息。”

秀荣闻言,心头顿感松泛许多,露出真心实意的笑。

她先感谢,“多谢姑姑开解,其实不瞒姑姑说,老母亲已被官家接去治病,奴婢只是想到母亲生病却不能孝顺身旁,心头难过,说来,是奴婢不懂事了。”

说完,她侧身面对乾清宫方向拜倒,口颂:“圣明无过陛下。”

两位女官心里满意。

于是,司衣女官再与她多聊了几句闲话,告知了她陛下近来在召集天下能人志士之事。

本来,宫中之人不得妄议皇帝行踪决策,但这旨意已过了明面,随便说说也不算什么。

听着,秀荣心头思忖,问:“敢问姑姑,家里头连传了几代的铁匠,可算陛下旨意里头的‘行业所成之人’?”

司衣女官点头,“既已传了几代,想必也有些精妙。”

秀荣开心。

她家姐夫便是铁匠世家,算起来已有百余年家传!

那她得将这消息快快带给姐夫。

司衣女官看出了她所想,肃声道:“你若想带消息出宫,需得自明面儿上走。不然被我晓得了,可是不饶的!”

一般来说,如果是开国鼎盛年间,皇城守备完善,宫人想出宫,亦或者想往外头送什么消息、递什么物件,自然千难万难。

但随着时日推移,皇城守备逐渐松懈,内部关系交错,加上宫人们一代一代的熟悉钻营。

到如今,皇城表面上虽仍严格执行着宫禁制度,但实际上,能往外头去的法子已有许多个了。

当然,这些法子都在下头流通,上头的陛下娘娘们是决计不会知晓的。

若有哪个宫人为着自个儿的前途,将这些告知了上头的人,那便是背叛了他们自个儿,背叛了皇城内所有宫人。

因此,哪怕是皇帝身边的掌印太监,皇后身边的宫令女官,这些从底下一步一步爬上去的宫人,虽对这些事儿门儿清,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不在帝后耳边多嘴一句。

也因如此,司衣女官才会警告秀荣。

秀荣闻言忙答:“姑姑哪儿的话,奴婢进宫也这么些年了,当然晓得!”

————

王铁匠蹲在自家铁匠铺门口,吧嗒吧嗒抽着旱烟。

乌云蔓延翻滚到他头上,黑沉沉,眼看就要下场大雨。

风呼呼地刮,刮得他铺子前头支起的油布不停发出爽脆的响。

也刮得城门洞子边上,那几棵杨柳随风乱舞。

王铁匠遥遥看见几辆挂着蓝布的马车,接连从门洞驶出来,停下。

专门候在城门边上,还搭了个棚子的白衣医者从棚里头跑出来。

先请下车上的人,进棚里去换掉衣裳。

待人下光后,又提着木桶绕着马车,忙里忙外地喷洒几遭木桶里的药水。

这时候,棚里的人已差不多换好了衣裳,把旧的往外丢。

白衣医者又放下桶,拿起根长木棍,把旧衣裳全部挑到火堆里头烧掉。

火焰熊熊燃烧,模糊了白衣医者那戴着口罩的脸。

“见着那白衣脸上的口罩没?据说是宫里头神仙传出来的法子哩!”

有同样蹲在边儿上,捧着饭碗瞧热闹的邻居朝那头努努嘴。

王铁匠却看得牙酸。

他把烟杆在地上磕了下,“这么好的衣裳,又没烂又齐整,干啥要烧掉!皇帝可真是怪得很!”

“嘿,”邻居反驳,“可不关皇帝的事儿,还是那神仙的法子。晓得疙瘩病吧,说这样儿就能防疙瘩病人传人了!”

王铁匠撇撇嘴。

“那逼着咱家家户户天天烧滚水洗头洗澡,也是那神仙的主意?”

“我估摸着差不离。”

“活了这么些年,头次见着还管咱洗不洗澡的神仙,新鲜。”

“说着是神仙,我瞧,也就是哪个江湖道士。咱皇帝自小长宫里头,哪儿见过那些道士的戏法啊,随便哄一哄,不就上当了?没听见戏文里唱的,那般英明神武的始皇帝都被道士哄得团团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