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虾仁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起自个儿那整日笑呵呵的老父,阎应元鼻头一酸,点头应是。
“另外还有,你幼时念书,我听着觉得有一句十分好……”阎母说着,回忆起来,“为天地立心……”
阎应元立刻随声一起念。
窗外是皎皎明月,屋外是广阔农田,母子俩的声音回荡在这方燃烧着昏黄烛火的简陋房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崇祯这些日子的心情真是好。
京城的鼠疫风吹云散,京外的鼠疫也在逐渐偃旗息鼓。
对于众多流民,他试着把小司命随口提过的“以工代赈”法子推行下去。
真是好,如今流民竟不再是朝廷的负担,反倒成了香饽饽。
尤其是工部,见天儿地来他面前哭诉,说其他几部抢民抢得太厉害,欺负他工部这些老弱病残……
一位堂堂工部尚书,白胡子都垂到官袍补子上了,竟委屈抹泪得像个三岁小孩儿。
崇祯只好下了口谕,让其他几部让着点儿他,不要欺负老人家。
结果第二天,其他几部竟各自派出了自个儿部里的老寿星,杵着拐杖挨个儿到他面前哭哭啼啼!
他都生怕这些老寿星一个气没喘上来,倒在他乾清宫可如何是好?
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最后只好龙袍一甩,不管了,你们自个儿去底下闹去吧!
复社被荡清,天下社团见风使舵,不再似从前那般嚣张,耳根子清净了许多。
重设东厂,他也没看错人,曹化淳果真有两把刷子,东厂在他的带领下可谓是锋利无比,指哪儿打哪儿,连带着锦衣卫那边也自觉不少。
就连当初的五皇子那“九莲菩萨”一案,都被他们顺藤摸瓜,查出了证据!
正是武清侯一家串通五皇子的奶娘做下的。
武清侯虽已死,但他家人仍然享受着代代盘剥下来的锦衣玉食。
他盛怒,将之全部抓捕!
男的砍头、女的流放,抄家抄出了千万两白银珠宝,正好划给户部,堵住了他们整日叨叨钱袋子空虚的嘴。
借着小司命的威赫、东厂的“恶名”,朝廷更是被压得死死。
虽然小动作仍不断,但大的方面却再不敢与他作对。
他终于体会到了当初太祖皇帝“说一不二”的雄风神威!
新上任的内阁首辅范景文虽然偶尔迂腐古板了些,但能管住内阁那帮子人,能自始至终把他大明天下放在第一位,便算合格。
他学会了宽容,不再苛求,似从前那般,数十年换掉几十个内阁首辅,如今看来,可真是蠢透了!
天书阁那边也好。
宋应星这位新上任的天书部尚书领着手底下的一百多号人,进步神速,前些日子已在户部那儿支了款项,开始着手建造玻璃厂。
还听闻外头开始盛传他大明终究是“天命所归”的话。
岂不是天命所归嘛!
那么大一个神仙,赶巧掉在他朱家皇陵里,真是成祖皇帝保佑,老祖宗保佑!
崇祯久违地放下了如山奏折,心情颇好地在乾清宫里一会儿给里头供养的花草浇浇水、一会儿又去逗逗鱼缸里头的鱼。
整个乾清宫都处在一种放松的氛围。
他却不知的是,本来在历史线上的这个时间段,他应是咆哮如雷、苦心焦思的。
因着张献忠攻占武昌,建立了“大西”政权,并与部下杀了大明宗室“楚王朱华奎”,分食他的肉,相当于把大明的脸面放在脚底下碾了又踩。
但如今历史线发生偏移,张献忠不知为何安守于麻城,没有了动作。
李自成与皇太极也毫无声响。
天下好似被一双手按下了暂停键,陷入了短暂且诡异的平静。
阳光洒在大青瓷鱼缸里,水波潋滟。
龙睛、鹤顶红等鱼儿拥挤一团,翕动嘴巴争相吃崇祯投下的食。
他正看得有趣,外头有人来报:“陛下,周遇吉大人、黄得功大人、阎应元大人已至宫门外。”
————
【作者:这几章过度章,主角马上出宫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