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锦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里竟然有卖点心的,我刚刚听到了蛋黄酥,是真的吧?”
记得以前沈月瑶去县城逛了一圈都没发现点心店有什么蛋黄类的点心。
后来她自己收鸭蛋腌制咸鸭蛋后,就让负责销售的人往外卖咸鸭蛋。
但后来还是松花蛋卖的多,所以咸鸭蛋卖的少了一些。
最早她还用咸鸭蛋做蛋黄点心,家里人都喜欢吃,就连大宝二宝都很喜欢。
其实两个月前,沈月瑶就把腌制咸鸭蛋的方法教给了村民们,大家也可以教给自己亲戚们。
她想着,有那种没法出去做活的农户们,或许可以养鸭子用鸭子下的鸭蛋腌制咸鸭蛋往外卖,这样定是比单独的鸭蛋好卖。
或许如此,也能让农户们在农忙清闲时节用这些咸鸭蛋赚的银钱来补贴家用。
因为她的作坊虽然用的人多,但用的大多都是她们镇附近村民的农户。
别的县城下的镇村农户们都没有这个活可以赚银子。
但如果有点能赚钱的营生也能补贴家用。
所以她让孟老夫人教导村民们腌制咸鸭蛋的时候,也让孟老夫人告诉大家,这个方法她们学了都可以教给亲戚们,无论是自己吃还是卖咸鸭蛋赚钱都可以。
苏雪衣听到蛋黄酥,就想到最早的时候瑶娘腌制咸鸭蛋做的蛋黄点心。
大家吃了都觉得很好吃。
不过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他也从未听说过吃过蛋黄酥这个点心,娘也说了,就连皇宫御厨都没有。
苏雪衣看沈月瑶好奇的样子,就知道她心中所想,他温声道:“我们过去看一看,正好买来尝一尝味道如何。”
“好。”
就这样苏雪衣护着沈月瑶走了过去。
是一个小摊位,并不是个店面,那小摊是年轻的夫妇两个人在摆摊,看起来也就十八九岁左右。
沈月瑶知道,这个时代大家结婚的年纪普遍早。
那男子在吆喝着,那小妇人笑着给大家拿点心装点心。
小摊位旁边挤了五六个人。
大家听说蛋黄酥觉得好奇,也都凑过来看跟风买一下。
也有人是吃过好吃过来买。
“小哥,小娘子,你们做的这个蛋黄酥很好吃,是我们从未吃过的口味,昨天来买的时候都没了,好在今天还有。”
那小哥笑着解释道:“今天我们多做了一些,我们也是刚出了这一样点心没几天,一开始就想着试着卖一卖看看,没想到大家喜欢,我们这才每天多加一些,不敢多做,这东西是用蛋黄做的,成本在那。”
那小妇人装了十个蛋黄酥递给那人,那人将早就准备好的铜钱递给小妇人。
他一边拿着蛋黄酥一边道:“怪不得最近鸭蛋价格都涨的跟鸡蛋一样价格了,原来是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那摆摊的小哥道:“哎呀,以前那是因为大家家里攒的鸭蛋不好往外卖,价格只能一压再压,现在大家可以多养一些鸭子,下的鸭蛋也好卖一些,很多人靠着这点钱就不至于饿死。”
后面排队到买蛋黄酥的一个老妇人笑呵呵的接话道:“那可不是,所以咱们要感激发明这种吃法的人啊,让鸭蛋都能卖出去,我一个老姐妹啊在村子里跟儿子儿媳相依为命生活,种着一两亩地,靠天吃饭,平日也没什么个正经的营生,现在他们用鸭蛋腌制出来往外卖就全部卖出去了,一个月能攒下一点铜钱,日子都能好过很多……”
那老妇人说着都能感叹很多。
“我是来给我们家少爷买蛋黄酥的,我家少爷吃东西啊最是挑剔,往常可从来不吃路边摊的,但他那次来吃火锅,迷上火锅,路过你们这摊位买了蛋黄酥,直说好吃,这不让我多买一些,也给老夫人他们尝一尝……”
老妇人说起这些来,都笑呵呵的。
那年轻的夫妇听老妇人这样说,也高兴。
赶忙帮忙装了一些。
好在他们做的多。
一开始他们可不敢多做。
都是第二天根据第一天的售卖情况知道做多少。
这几天生意都好,所以两个人天不亮就开始起来多点心,多做了很多蛋黄酥。
下午就过来摆摊,这么一会都卖出一半了。
看着生意好,两个人脸上的笑容都不断。
每天回家数铜钱的感觉太让人激动了。
他们以前就在这里摆摊卖点点心,但点心生意也就那样,很多时候就是赚点本钱。
但现在生意是真的好。
他们想着这几天攒的银钱,都想着过年可以回老家过个好年了。
是的,他们在府城这边没地方住,租了个小院子。
待过年时候,他们就回老家县城去。
平日就在府城忙活着。
但现在的生意让他们生出奔头来了。
他们甚至都敢想,或许可以在省府这边买个小宅院。
繁华地方的小宅院他们不敢想。
但那种偏僻一点的小宅院,价格便宜一些,还是可以想的。
或许他们多辛苦一些,多赚一些,还可以盘下一个小门店来做生意。
这样天冷的时候也不至于在外面挨冻。
但其实挨冻他们也不怕,只要生意好,他们就觉得身上有劲,浑身热乎。
就这样夫妻两个一边跟人说着话一边卖蛋黄酥。
待到了沈月瑶和苏雪衣这里的时候,夫妇两个看着这一身贵气的两人,都有些拘束。
“请问公子和小娘子,想买点什么?”
沈月瑶用手指着蛋黄酥道:“这是你们自己做的吗?”
那小哥道:“嗯,是我们做的,不过不是我们最早想的,是我家亲戚听说过蛋黄可以做点心,跟我们说的,我们就琢磨着做了出来。”
“蛋黄呢?”
那小哥也很实诚,也都如实道:“是我表姑一家告诉我们的方法腌制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