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清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贞观五年,春意盎然。
上年李靖率兵十万分道进击,大破东突厥,并将颉利可汗生擒活捉,押解长安,东突厥灭亡。
原臣属于突厥的西北诸蕃尽皆归顺唐王朝,联名上奏请求太宗上尊号为“天可汗”。唐王朝从此建立了对四夷的统治。
长安城,悠远亢沉的晨钟一声声响彻天际。
时逢卯时刚至,朝阳初升。
伴随着钟鸣之声响起,长安城外城各处城门在同一时刻缓缓开启,此时城门之外的官道上早已是人流涌动,车水马龙。
人流虽多,但皆井然有序。偶有熟络之人相互交谈,却无一人大声喧哗。
行人在左,车马靠右,挨个接受守城士兵的检查盘问,方可放行通过,尤其是异域番商检查起来更是仔细。
人群之中有一老一少,老者中等身高,身形偏瘦,发须灰白,长期劳作的后背略显佝偻,一身青灰色粗布长衫袖口高高卷起。
少年看模样不过十四五岁,素色粗布短衫打扮,显的干净利落,样貌清秀,五官端正,皮肤略白,一双不算太大的眼睛却是明亮异常。
老少二人推着一辆木板车,道路不好走,雨期刚过,道路之中的车辙印,马蹄印,依然清晰可见。遇到行进困难时需要两人合力方可通过。板车之中粗麻布盖住之处不时发出碗碟碰撞“叮当”脆响。
老者名叫程继业,少年则是其养子程平安。
家中田地皆无,靠每日里出摊贩卖胡饼骨汤维持生计。往日里都是程继业一人操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刮风下雨雷打不动,虽不说大富大贵,但每日也能略有盈余,日子倒也还算过得去。
程平安是十二年前程继业从死人堆里刨出来的,时逢王权更替,天下大乱,各地义军突起,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程继业为人正直,淳朴,虽是战乱年间,也不忍见无辜之人横死,更何况目光之中的小小身体似乎并未死透,胸口还在微微起伏,遂心生怜悯将其带回家中好生照料。
在程继业的悉心照料下,陈平安最终是醒了过来,身体也是日渐康复,只是始终无法开口讲话,高烧了三天三夜脑袋也是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程继业妻子去世多年,未能给他留下一儿半女,这孩子虽然口不能言时而呆滞,但也算乖巧懂事。留在身边能和自己搭伴过,日子也有了些奔头,也许,等哪天撒手人寰之际还能有个人为自己养老送终。于是这一个念头,一晃,两人便一起渡过了十二个春秋。
令程继业万万没想到,这位抚养了十二年口不能言的养子,在十天之前竟突然开口喊了一声爹,把小老头高兴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双手颤抖的将程平安紧紧抱在怀中,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一个劲的哭。
只是他不知道眼前的程平安身体内的灵魂已不属于当初那个痴傻少年了,那位痴傻少年不慎失足溺水早已身亡占据其身体的是一千年后也叫做程平安的一名工程机械专业研二在读学生,一名晚期癌症患者。
带着满心的不甘和落寞还有那近二十载辛苦汲取还未来得及施展的学问,匆匆离世。
或许是程平安的那股不甘的怨念惊动了上天,亦或者不忍眼见如此淳朴,善良的老人却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疼。
不管怎么说,程平安穿越了,穿越到了这位善良的老人家里。
说实话让其对一位素未谋面没有任何情感牵绊的陌生人喊作爹,实在是有些荒诞,只是随着脑海深处那片不属于自己的残存记忆被探寻到,这声爹也就很自然的脱口而出了。
看着老头佝偻的后背,程平安握住车把的手不自觉的加了些力气。似是感受到了手中的轻盈程继业回过头来望向程平安,饱经风霜的脸上满眼的慈祥。
车轮与木板挤压的”嘎吱“声伴随着碗碟碰撞的”叮当“声,车子终于缓慢进入城中。
程平安对长安城不陌生,可以说除了十里外的程家村,长安城便是程平安最熟悉的地方,在他还是孩童之际,老头便带着他走大街串小巷摆摊讨生活,刚开始每次程平安消失不见,他便会心慌不已,生怕其走丢,可久而久之老头也就见怪不怪了,说来也是奇怪因为他总能在老头收摊之前赶回来。
虽说长安城的模样早已深深嵌入了前世程平安的脑海里,现如今真正展现在眼前却还是让平日里自诩见过不少大场面的程平安惊叹不已。
唐长安城布局方正严谨,结构对称,南北十一条大街,东西十四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百零八坊。居中一条朱雀大街贯通南北直达皇城,长五千余米宽百余米通天宽阔,气势恢宏。
街道之中,人流车马熙来攘往穿梭不息,不仅有锦衣华服骑马乘撵的达官贵人,也有终日里忙于生计的普通平民,有载满货物往来穿梭的胡商驼队,更有银盔亮甲威武抖擞的巡查队伍。
忙而不乱,热闹非凡,当真是: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尽显盛世之繁华!
城内设东西两市,为当世最繁忙的交易市场,不仅能满足城中近百万百姓日常所需,更是向周边诸国展示唐人文化的对外贸易窗口。
东市以本土商品为主,小到针头线脑,柴米油盐,日常所需。大到奴仆牲畜,房屋土地,应有尽有。
西市则为异域番商聚集地,翡翠珠宝,象牙玛瑙,玉石香料,琳琅炫目,更有热情火辣,轻纱照面,媚眼如电的胡姬美人迎来送往,令大批商贾权贵流连忘返。
陈平安思绪游离,手中的动作可一点没落下,城内路面远非城外可比,和老头轮番上阵小木板车推的飞快,这会儿已经到达东市老头平日里售卖吃食之地。
这是位于东市西北边的一处角落,紧靠城墙边此时已挤满大大小小十来处摊位,类似此处可供摆摊之处,坊市内四面皆有,只是所售物品各不相同。
程平安轻车熟路,将木板车停至自家摊位边,手腕翻转便将盖住板车的麻木拉开,一个造型奇特的铁制炉子首先映入眼帘,紧靠炉子边上摆放着两个满堆去毛净白鸭子的竹筐,散发阵阵勾人的食物香气。
鸭子是昨日腌制好的,一筐十五只,为了凑到制作烤鸭的调料,程平安几乎跑遍了整个长安城,可是即便如此还有几种调味之物是这个时代所没有的,不过从小老头品尝过后的表情中不难看出,程平安还是成功了。
上一世的程平安就对美食很感兴趣,隔三差五便要做上一桌食物邀请同学一起品尝,虽比不上数十年沉浸此道的职业厨师,但也可以说是颇具心得。
当色泽金黄,香气逼人的烤鸭第一次出现在小老头眼前,老头的那对小眼睛瞪的溜圆,他从来没有想过原来食物还可以如此诱人,程平安还细心帮助其将鸭子拆解好,酥脆金黄的鸭皮软烂细腻的鸭肉,配上程平安精心调制的蘸料,好悬没将舌头咽下去,也就有了今日老少二人城中卖烤鸭这一幕。
老少二人将一应物品准备妥当,十只鸭子表皮刷上一层麦芽糖也已挂入炉中,关上炉盖点燃碳火,只需等待一个时辰十只喷香诱人的烤鸭即可出炉。
“爹,您快坐下歇会儿,今天就让我来忙活一回吧。”程平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拉过一旁的小木凳子,给老头递了过去。
小老头也不客气,接过递到手中的凳子,躬身坐下,拽出腰间随身携带的酒壶,打开盖子轻轻嘬了两口,满脸的惬意。
苦了大半辈子,其中的心酸和苦楚只有自己清楚,儿子一夜之间不仅病全好了,而且变得聪明,体贴,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让他感觉一下年轻了十多岁。
程平安看着小老头那惬意的神情,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继续忙碌着手中的活计。
本着不浪费的原则,程平安昨夜已经将从鸭子身上拆解下来的鸭脖,鸭头、鸭翅、鸭肝、鸭肠、鸭心、鸭掌仔细清洗焯水,加入放有葱、姜、蒜汁、桂皮、八角、茴香、花椒……的铁锅之中,小火慢慢熬制了一夜。
少了料酒就用老头自酿的绿蚁酒,没有酱油便用吃鱼生所用到的豉汁代替,卤制过后的鸭杂红润透亮,入味异常,就算比起后世的卤味也不妨多让,如果能有辣椒的话那可就完美了。
卯时已过,市集之中叫买叫卖声不绝于耳,城中居民在一声声晨钟的催促之下,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此时程平安的第一炉烤鸭也已出炉。
随着炉盖的开启,一阵浓烈诱人的食物香气随着空气迅速向周围蔓延开来,摊位之前刚刚还行色匆匆的路人不自觉纷纷停住脚步,望着少年从炉子中取出的饱满金黄的烤鸭,眼神之中满是好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