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还想问一问萧洛安关于《透天玄机》的问题。
但也深知现在不是时候。
今日是殿试。
殿试的繁琐而隆重。
此次殿试更是决定各位考生命运的至关时候,可马虎不得。
于是朱元璋捋了捋思绪,又将话题转移到正轨上。
继续办正事儿!
他再次重重咳嗽一声。
把自己又不知飘忽到何方去的情绪给归位。
看向萧洛安说道:
“萧洛安,朕看过你在会试上的那篇《吾父县令》,颇受触动。”
“不管是道家风骨,还是孝道,都写得极好,你这个会试会元,当之无愧!”
萧洛安:“多谢皇上赞誉。”
朱元璋之所以要在殿上,公开说起萧洛安的《吾父县令》,主要意图是要教育诸位皇子要孝顺。
同时,借助萧洛安文章中描绘的元末战乱,让文武百官与诸位皇子懂得忆苦思甜。
让大家知晓,如今这大明江山来之不易。
更是要让一些别有心思的官员们知道,元末时期的百姓因为贪官污吏的压迫,能够爆发出多大的力气。
让这些官员们明白,贪污受贿的下场便是国破家亡!
不仅如此。
朱元璋还安排了这么一个流程。
他让通政使司右通政刘仁,在这文武百官、诸位皇子、诸位考生面前,大声朗诵萧洛安的《吾父县令》。
他道:“朕认为,萧洛安这篇《吾父县令》写得极好,可当做是考生自由论文的典文!”
“现在让通政使司右通政刘仁,给大家念一念这篇文章,诸位好好欣赏。”
通政使司右通政刘仁按照之前朱元璋给定的流程。
拿着萧洛安在会试中的答卷。
走到大殿内最中间。
字正腔圆地读了起来。
“吾父萧长青,于洪武十年辞世,享年五十二龄。道士出身,师承老华山派,曾任河明县九品县令一职,彼此生休称英雄,黄土尽蒙矣,只唤作老翁。”
“吾父一生跌宕如暮鼓晨钟,前半生立于华山,端是拂尘,遵道家之行规,清心修性,心甚德之。”
“然,元末天下大乱,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民当不测之患,使于蒙尘之间,不见当年之光。”
“”
“‘明王出世,普度众生’此言一出,四方民众运火气,正升杀也!”
“将士振臂高呼,贱力当贵,然立圣功而建大业也!”
“”
“吾父拒功拒赏,行而不纳,只言民有地,商有路,寡母无需再送儿,盛世即到,吾应归林修道也。”
“众人拥之不走,吾父奈做九品县令,得以守民生之多乐也。”
“义勇英豪不见名,只容黄土留坟头。”
“下山赴难救乱世,喜得仙道登华山。”
刘仁一字一句地念着这篇文章。
所有人都默默听着。
在场的文武百官、诸位皇子、诸位考生十有八九皆是博学多才之人。
这么一听下来。
无一不赞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