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狼太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早上,睡了个好觉的李仁起床吃了点东西,怀里揣着退伍给的银子出了门去。
离开军营给了他50两银子,就这其中还有40两是孙魁私人贴给李仁的,说是什么怕自己侄子吃亏,多给的。而李仁这10两银子还是因为这次打仗,多给了点饷银。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挣点装修的本钱,不然就算赵家把门面给了他,他也开不了张,靠他手里的50两银子,也就买几张桌子几张椅子了,而现在唯一能让他获得第一桶金的就是靠他的蒸馏酒了。
李仁先是去了一家专门卖瓷器的店里问道。
“老板,你们这能定做瓷器吗?”
“可以可以,不知道这位公子想做一些什么呢”那老板笑着问道。
这年头不像后世已经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一模一样。现在都是完全靠手工,生产出来的东西大小尺寸什么的完全靠匠人们的感觉。
李仁从身上摸出一张图纸递了过去道。
“那麻烦老板看看,这个瓶子能做吗?”
那老板拿着李仁的图纸扫了一眼道。
“能做能做,不知客官要做一对还是?”
他以为李仁就是一富家公子,想做两个瓶子放家里。
“多少钱一个。”李仁问道。
“一钱银子一个,客官要是要一对的话,那就是两钱。”
那老板开口道。
“那要是我要100个呢?”
“100个?这位公子,您别开玩笑了。”
那老板以为他在开玩笑,谁会买100个这玩意放家里,当夜壶他也不好使啊。
“你说100个多少钱吧。”李仁才没工夫跟他在这废话。
那老板看了看李仁,确认对方不是在开玩笑,这才开口道。
“100个的话,按市场价的话应该是十两银子,不过公子一次性要这么多,给九两银子吧。”
“行,9两没问题,你在看看图纸,尺寸一定要按我上面标识的来。”
听到李仁的话,这老板终于反应了过来,这是个大主顾,于是又拿起图纸看了看。
只见那图纸上画着的瓷瓶类似于后世那种陶瓷酒瓶,大小也跟后世的差不多,上面开口处细小狭长,下面瓶身则是要大很多,旁边标注着尺寸。
“公子,没问题,我在确认一下,您确定要这么多?”
“能做就做吧,先做100个吧,我把定金给你。”
李仁说罢,从身上摸出一块碎银子丢了过去。那老板接过银子也不废话,立马写了一张收据给了李仁,而李仁留了个地址,告诉对方做好之后送过去就行了。
接着李仁去了铁匠铺,又定了几套蒸馏器材,现在这一套肯定是不够用的,他需要多弄几套。
“李公子,这次要几坛啊?”
还是那家小破酒馆,还是那个老板。之前因为李仁经常去,买的酒也多,一来二去的也李仁跟这老板也熟悉了,这次看李仁又来了,那老板笑眯眯的问道。
李仁打了个哈哈说道。
“掌柜的,我这次要的有点多,不知道你这的酒够不够。”
那老板还是头一次听说买酒的怕卖酒的没酒卖,于是哈哈笑道。
“李公子还是要之前的酒那肯定没问题。”
之前李仁买的都是最差的酒,反正对他来说都要二次蒸馏,无所谓。于是开口道。
“还是之前的酒。”之后李仁说了个数,那老板听罢看了看李仁道。
“李公子,你说真的?”
“当然了,难不成我还骗你不成。”
知道李仁要这么多酒,那老板沉默了一会,这才开口道。
“李公子,您要这么多的酒,我这有是有,但是要是都给你了,我这生意没法做了,还请您见谅。”
他这本身做的就是一些穷人的生意,靠的是量,这么多酒都卖给李仁,肯定是要被压价的,算下来,不一定挣钱。
“不过,我倒是可以介绍一个人给李公子认识,他那肯定有这么多酒。”
李仁本来还以为买不到呢,听到这问道。
“不知道这人是谁?”
“这人就是永和伯家的管家。”
李仁不明白怎么又冒出来一个永和伯,他不知道这酒和永和伯有什么关系。原来,古代酿酒是有限制的,酒本身是要粮食酿的,假如风调雨顺,太平盛世还行,要是遇上灾年,周围在打个仗什么的,那就不能拿出太多粮食酿酒了,毕竟人命关天,所以朝廷每年都会根据各粮仓的结余情况来重新分配,如果存粮多,那么自然能多酿。
而这能酿多少,每年的酒曲标准会给各地府衙,由他们去分配给各酒楼或酒商,而且有严格规定,只有拿到酒曲名额的酒商或者酒楼可以酿,私人是不可以酿酒的,被发现的话,轻则流放,重则砍头。不巧的是,榆州城的酒曲标准给的是永和伯。
据说是因为这榆州城是从信国手里抢回来的,最开始为了防止叛乱,实行的是军管,当初整个榆州城永和伯最大,后来时间久了稳定了下来县衙才搬了进来,吉昌候也是那个时候被封到了这边,虽然后来永和伯因别的地方战事被调走了,但是酒曲则一直被永和伯拿着并没有退还给县衙。听说县衙因为酒曲这事还闹上过朝廷,不过后来也是不了了之。
听了这么多八卦的李仁才算是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管家就相当于永和伯留在这的敛财工具人。要他是永和伯他也不会把酒曲还给县衙,酒曲拿出来直接卖给那些商人,这钱来的多快啊。交上去自己顶多得一块牌匾。
而令李仁不解的是,那永和伯靠的是卖酒曲给酒楼,到哪来的酒卖给自己?
“哈哈哈哈,李公子,我可从来没说过永和伯是只卖酒曲的。”那掌柜的笑着说道。
“哦?难不成他还卖酒吗?”李仁不解的问道。
“不错,永和伯也卖酒,李公子一直喝的酒就是永和伯酿的。”
看不出来这永和伯还是个实干家,不仅卖酒曲,还自己酿酒卖,也算个人才了,不过他不明白这永和伯图的啥。
原来最开始实行军管的时候压根没多少居民,大多都是些当兵的,而当兵的又喜欢喝酒,可这玩意一般都是商人在做,普通百姓很少有人会去酿酒的,永和伯不得不自己找人酿酒,然后再卖给那些当兵的,酒自然不是很好,就是李仁经常买的那种劣质酒,不过对于当时那些当兵的来说就够了。
后来榆州城归县衙管了之后,永和伯也没有放弃这块市场,而后来的商人和酒商拿到酒曲之后都直接去做高端市场了,毕竟这种劣质酒不怎么挣钱,而他们看永和伯一直在做,想着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这样还不得罪人。
听到这,李仁算是彻底明白了,他知道横竖绕不开永和伯,于是开口说道。
“那就麻烦掌柜的给介绍一下了。”
“好说好说。”那掌柜的说罢,拿出纸张写了封信装好交给了李仁,并把永和伯的地址告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