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元九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己完全不清楚原来的张安华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因为张安华是个开篇就领盒饭的背景板小人物。
小说的开篇就是她向男主示好,然后被男主婉拒,伤心之下拔足狂奔,然后一不小心就从小山坡上摔下来,头撞到了坡下面的石块而死。
现在自己代替了她,可她也不能完全模仿原主。她不想模仿一个人去生活,只能给自己性子的转变找个借口。
本来只是打打感情牌的,可是说着说着,安华就两眼泪汪汪的了。她想自己的亲妈了,不知道自己在图书馆是睡过去还是死过去了?她为什么会来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哎哟,娘的亲闺女呀,这怎么又哭啦!”张妈一把搂过安华,给她顺背,“你那是做梦呢,你一直都在家里呢,怎么会找不到爹娘呢。放心,放心,没事的。”
“娘--”张安华拖长音调,一声娘喊得九曲十八弯的。
张妈又是一阵心疼加安抚。
老太太笑了。“刚还夸你长大了呢,还是跟以前一样那么爱哭呀。多大的人了。”
“小姑是爱哭鬼!羞死人了!”
几个哥哥倒是没有嘲笑她,都是习以为常地边喝粥边时不时朝安华笑着看两眼。
安华也不好意思了,脸埋在张妈脖颈间,不敢动。
“得了,别卖乖了,既然她都好了,那我下午就不过来了,老大家一大堆的事情都堆着等我回去收拾呢。”老太太说。
“哎,娘,下午带几个鸡蛋回去!”张妈对老太太说。说到‘几个’的时候,显出了明显的不舍得。
“得了,鸡蛋留给安华补身体。我自己也养了鸡的。”老太太像是没听出张妈的不舍,一锤定音道。
吃完饭,两个嫂子收拾碗筷,打扫灶屋。大哥劈了会柴,其余人都回屋子午睡了,下午还要下地劳作呢。
张家三间正屋,东间是爹妈的屋子,全家所有值钱的家当也几乎都在张妈屋里锁着。堂屋一张大桌子,几条板凳,平时大家吃饭待客用。西屋南靠墙是灶台,旁边堆放了一些家里杂七杂八的用具,最北面竖立着一个木质的大浴盆。
东厢房两间屋子分别是大哥二哥的。西厢房两间屋子比东厢房的两间都要略小一些,南面一间住着张安华,张民华和张满华兄弟两一起住安华隔壁屋子。
张安华家里的住房在全村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宽敞了,这多半依赖于能生娃的崔美珍同志呀。
下午一觉醒来,家里又没人了。老太太也回大伯家去了。张安华终于可以放松下来,认真思考自己接下来的安排了。
现在是76年,是一个出门都要介绍信的年代,单凭自己是无法去张仟禧的老家寻亲的。况且自己的亲爸张青松这个时间还没出生呢,也没法找。
可现在天天地瓜稀粥,苞米糊糊的,真的活不下去呀。那窝窝头更是不能想,一想就嗓子疼。
干点什么能飞快致富呢?
自己会点什么?
千禧年出生的独生女张仟禧,跟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标准的4+2+1结构式家庭。除了有爸妈专一的爱,还有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家人付出了大把的资金和精力来培养她。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十八般武艺都有涉猎,就是都不太精通。
会跳舞、能唱歌、能弹古筝、也能打架子鼓,可现在没有街头卖艺,会因有伤风化被抓吧。
能开车,可这个家里连辆自行车都没有。
会英语,在这小山村完全就是鸡肋一样的存在。
会做面包,饼干,会做菜,现在连基本的果腹都困难,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哎,难道真的要入乡随俗靠出卖体力劳动来发家致富?
那是不可能的。自古以来,靠体力劳动致富就是无稽之谈,况且,她还拥有了一颗智慧的大脑呢。
一定有办法的。
张安华避着有棱角的地方小心捏着书桌上半块镜子,端详自己现在的脸。
因为生病而显苍白的小脸跟自己原来的样子有几分相像。17岁,花一样的年纪,脸上还有一团未散的稚气。大大的杏眼,微微的婴儿肥,挺挺的鼻子,淡粉的唇。属于乖巧的邻家小妹一挂的。
对着镜子朝自己笑笑。
心里想着,一定能再次过上大鱼大肉的日子的。
笑起来才发现,张安华也有一对和自己一样的梨涡。眉眼弯弯,仿佛眼中盛放了春华,顺着翘起的眼角倾泻而出,有点勾人,嘴角的梨涡适时增添可爱,弱化了眼角流光。
笑起来非常有感染力,绒绒春光将这份美丽镀上一层釉色般的滤镜。
自己都要爱上自己了。
可惜,再美的皮囊也减缓不了自己肠胃消化的速度,肚子不合时宜地发出咕咕声。一觉醒来,中午那碗粥彻底消化完了。
叹了口气,挥散开脑海中下意识浮起的红烧肉,柠檬酸菜鱼,大碗米饭,张安华反扣镜子,站起身,走出屋外,继续晒太阳。
坐着她的专属小板凳,靠着墙壁,闭上眼,伸直腿,默默告诉自己她是小仙女,吸收日月精华也能饱腹。
实际上只是学乌龟,一动不动尽量减少自身的消耗,晒着太阳让身体暖和和,减缓身体因产热而消耗更多的能量。
智慧的小仙女为了饿慢点,真的是尽力了。
“安妹!”拍门声啪啪啪响起。
是小郎张满华的声音。
张满华是安华的五弟,比安华小四岁,因为来的意料之外,‘国泰民安’也都被哥哥姐姐取名字用完了。从生下来就一直被家人叫做小郎,一直上学的年纪,才给他起了个正经的名字,张满华。
意思是这家孩子已经满了,不用再来了。叫了六七年的小郎也改不过来,家人都依旧喊他小郎。
“来了,来了!”张安华赶紧起身去开门。
习惯了住套房的随手关门,即使住同一层楼的邻居都可能一年见不了几次,大家都是回家就关进自己的小天地里。所以今天午睡醒来后,自己还是去把院门插销上了才摊开自己肆无忌惮地晒太阳的。
“安妹,你醒啦!”小郎跑得额头都是汗。
“嗯。”安华侧身让开位置让他进来。“今天怎么回来的那么早啊?”
“老师家里有事,就让我们早点回来了,我正好趁着天色还早,去后山找点菌子菇,野菜啥的。”小郎边说着,边解下身上斜挎着的打了两个补丁的绿军色布书包。
采蘑菇?
小郎进屋放下了书包,换了一件更破衣服,衣袖都短出一大截。从屋子出来,又进了灶屋,不一会提了个背篓出来了。
“我跟你一起去。”张安华眼珠子一转,说道。
小郎看看自家姐姐的样子。没说话。
以前姐姐从不会提出自己上山寻菌菇的,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发呆。大家也习惯惯着她的。
“安妹--”
“我是你姐,就这么决定了!”说着就一马当先地往门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