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ad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根据几天的考察下来,张凯的老师为神似铁轨的东西做出合理解释——这是修建阿房宫用的运输线路。
一听到和传声中的阿房宫有关,众人干劲更足了,资金与器材不要命地运来,张凯一个人再怎么尽力拖慢进度,都抵不过众人的齐心协力。
沿着南北走向,铁轨被慢慢挖掘出来。
渐渐地有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事件,开始到现场围观。
“哥,我怎么越看这个方向越不对劲?”蒙毅问道。
坐在新一代武德汽车的加强版车长位上,他能很清楚地看到铁轨延伸的方向,那不就是渭水旁边的渭水学宫嘛,上次回去,蒙毅在那里推销过武德汽车,位置还是知道的。
蒙恬一把拉下蒙毅,自己凑了上去。
“还好陛下没来,不然要是知道渭水学宫被人刨了,那得……”蒙恬很识趣地停下了这个话题,毕竟扶苏还在车上呢,蒙恬又说道:“听说李佳郡主的心剧本就是写有关渭水学宫的?”
“对,可是现在似乎没人投资,还没开始拍。”蒙毅说道。
“咱投了,反正咱现在挺有钱的。”
就在蒙家俩兄弟和扶苏在车里吹着空调,凑着热闹时,张凯还在穿着厚重的保护服,扛着铁锹,挖着铁轨。
为了保护文物,大型机械是不允许使用的。
就这样全靠人力,一点一点朝渭水学宫挖去。
张凯还像往常一样,一铁锹下去,结果似乎碰到了什么东西。
仔细清理出周围,结果呈现出来的,是一块巨大的水泥基座。
这块基座只露出了冰山一角,还在向两边延伸出去。
这一发现直接引发了轰动,以往的古建筑,都是以三合土为主要建筑材料。
结果这次直接发现了秦朝居然是用水泥,一个电话,直接上报给全国文物保护协会,一大群专家,从全国各地直奔咸阳。
小心翼翼地敲下一小块,然后分成十几份,交给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有了这群专家,张凯的工作轻松不少,啥事张凯都插不上手。
在这群大佬面前,张凯就像初中小学生一样……
经过重重检测,一纸检测结果被送到几位大佬手里。
所有参与此次发掘的工作人员,既紧张又兴奋地看着台上准备宣读结果的老者们。
只有张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知道,都用不着检测,这绝对是来自秦朝的水泥,万一被上面知道自己能回秦朝,会不会像小说一样,联手大秦,还是会很现实地拘留研究自己……毕竟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能力是怎么来的。
“经检测,水泥制作工艺为硅酸泥烧制,制造时间为公元前215年即秦始皇三十二年……”
白发苍苍的专家,即使靠着麦克风,他激动到哽咽的声音,都无法盖过人群的欢呼。
这样的发现足以改写历史,证明华夏文明,超前了先放文明整整数十个世纪。
虽然此次发掘是绝密,但是在这样巨大的发现之下,消息已经没有保密的必要,这种事,没有敲锣打鼓放爆竹都算轻视。
各大平台立刻将镜头对准这个发现,只要是在报道、宣传此事的,一律有流量加成。
就连央视也派来记着,如同火箭发射一般,全程直播。
那群老教授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直接下到下面,亲自开始挖掘水泥地基全貌,工作人员连手都插不上,只好回到地上。
结果刚出来,就遇到一大堆记着——“请问这次发现有什么意义”“你怎么看我国古代弃用水泥的做法”“是不是秦始皇封杀了水泥制造”。
“阿嚏!”坐在咸阳宫,正带着大臣看电视的嬴政又打了一个喷嚏,内侍很有眼力见地请出空调遥控,朝圣般庄重地按下一个升温键……
工作人员不知道回答了多少个问题,已经麻木地成为答题机器。
有的工作人员已经被采访了十几回,就连张凯这个连正式工服都没有的家伙,都被逮着提问。
“到我了,终于到我了,我想问……”
“蒙毅!你来干啥?”
看到端着话筒的蒙毅,还有后面仗着满身肌肉,把其他摄影师挤到角落的蒙恬,张凯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俩货还嫌事情不够大吗!
“我想问,当初说要是有渭水学宫,就去直播吃那啥的网友名字,你还记得吗?”蒙毅完全没有理会张凯的白眼,径直问道。
“好像叫什么老巴神厨,不是,你赶快回家,在这里干什么。”张凯也有点答题答懵了,给了蒙毅答案,立马叫他回家。
这下蒙毅直播间沸腾了,气氛一点也不亚于刚刚的宣布会。
看着自家平台头号主播的人气直逼央视直播,老板笑得嘴都合不拢,然后做出决定——全平台推广蒙毅。
这下好了,原本几千万,现在直接逼近亿级网友,都在找一位名叫老巴神厨的人……
“你们发现没,这次的发现真是史无前例,就连电视都开始直播了。”
“就是就是,太重大了,我刚刚打电话,说那是渭水学宫,下一秒,有人敲门说查水表……”
“?兄弟现在怎样”
“咱可是主播的老粉,宁死不屈啊,还真别说,这里的缝纫机才起来就是不一样doge”
“咱要不去电视上打广告,找找这位老巴?”
“不对,你们留意到没,咱家主播居然在老老实实报道此事”
“肤浅,没看出来,刚刚采访的那个就是内应”
“预警!有真粉出没!”
“你的意思是,整整一个水泥基座,都是主播埋进去的?”
这样大的发现,直接占据了当晚新闻联播的五分钟的时间来报道。
就连外国都开始讨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