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5章 开棺见红【1 / 1】

西风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身离的很近,没一会就到了那个石龟不远。

结果却在路上被堵住了,仔细一看,好嘛!

那地方现在已经搭起了一个蓝色的铁皮棚子,里面被挖出了两三个大坑,里面还有不少人在不停的干活,不远处甚至还停着一台挖掘机。

大坑周边扯起了警戒线,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附近但凡空的地儿都停满了车,应该都是和我们一样听到消息前来凑热闹的。

一看这情况,我心想也别硬在这挤了,干脆咱先奔老纪那喝碗羊汤打听打听消息再说吧。

老纪的店门脸很小,也很破旧。一块一米多长的破旧的门牌子写着老纪羊汤店几个字,店面里面也不大,总共也就三四十平米的地儿,摆了八九张木头桌子。

停好车走进去,一撩门帘发现里面还跟往常一样坐满了人。老纪夫妻俩看到我们来了忙招呼先进来坐会,马上客人走了就有空位。

我们常来他这,也都了解情况,搬个小马扎坐下就和老纪闲聊起来。

猴子给老纪递颗烟点着问道:“老纪叔,你这店这几天又要发财了吧?旁边儿那挖出来一古墓现在人乌央乌央的往这凑。”

老纪笑笑摆摆手道:“啥发财不发财的,咱就是赚点活命钱就行。不过呀这几天确实是天天不少人来这看古墓,这不村子里都有很多人开始卖盒饭卖饮料,甚至还有弄停车场的了。”

我长这么大也是第一次见着现挖古墓,以前只是在徐州那里旅游时候去过那边儿的狮子山汉墓和龟山汉墓看过。

不过那里面早就空了,好东西有的送到博物馆有的收藏起来了,墓室里装满了灯空空的啥也没有。

来的时候猴子也没讲清楚这事情具体情况,毕竟他也是道听途说。

当下就好奇的问老纪:“纪叔,那古墓你去看过吗?你给我们俩说说这古墓到底是啥样的?”

老纪抽口烟也来了兴致,跟我们说起了这里古墓发生的经过:

这古墓上面本来是有座废弃的瓦房的,就是前文我说的那户砸掉了石龟脑袋的那家人搬走后留下的。

这么多年也就废弃在那没人管,今年村里又开始分宅基地。发现地方不够用了,就把这户人家的旧址分给了别人,反正这户原来的人家都已经失联了十几年了,户口都迁走了。

新分到的人就找了施工队开始打地基,一般农村的自建房二三层的小楼房,地基打个一米五到两米的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这家人也奇怪,非说基地要打深一点,将来万一发生地震能防震。

说实在的,咱这东部平原地区,又不在地震带上,哪来的地震?

但是人家主家发话了,施工队也就照办。就在挖掘机一路向下挖的时候,一铲子下去突然挖塌了一个洞。

洞口处有长条形青砖垒砌,此刻被挖掘机挖塌后,黑黝黝的洞口传来了一股霉味和腐败的味道。

农村里发生这种奇事,当然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都围过来瞧热闹。现在信息发达了,大家也都知道这种情况多半是挖到墓了,但是墓大小、规格、年份啥的还得专业的人士来才行。

村书记马上带人来停止了施工,并且安排人下去查看下面受损情况。有个胆大的小子自告奋勇拿着手电就下去了,半晌上来后跟书记汇报说下面是一条很长的通道。

通道大概有一人多高,一米宽左右。全都是用这种青砖堆砌出来的,顺着通道往前走了一段后,前面出现了一道石门。

石门上雕刻了很多花纹,石门上面有一个大概二十公分见方的洞。里面的霉味就是那个洞里传出来的,他推了推石门,好像被封死了推不动,只好退回来。

书记一听这话,知道这指定不是古代平头百姓的墓了。这么大的规模,又是墓道又是石门的,最少也得是个当官的。

当下就通知了县文物局,隔天县里来了人一看说不得了!这个墓恐怕还不是一般的官,级别太高他们处理不了,又报给了市里文物局。

汇报上去之后就热闹了,这下可不是市文物局了。最后由省里牵头组建了一个文物保护小组,省市县三级联动出动了十来号人,又在村里聘请了不少小工开始对古墓进行保护性挖掘。

现场动用了挖掘机,直接沿着墓道方向来了个大揭顶,一天的功夫整个古墓大体的形状和上面的土层就被清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请的小工开始进场,在考古人员指挥下,很快整个古墓就展现在了人们眼前。

据说挖开古墓的时候,省里来的考古人员都兴奋了。说这座墓是典型的汉代墓葬结构,而且保存完好完全没有被盗掘过。

老纪说今天我们算是来着了,今天正是考古队工作人员准备开主墓室的日子,所以这附近十里八村的人才会来的这么多。

我一听也有点高兴,这种机会一辈子也难得见几次,能亲眼看到一座汉代高规格的墓葬发掘主墓室也算是我们的运气了。

说罢我们赶紧催着老纪给我们搞了两碗羊杂汤,又加了俩烧饼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吃完饭我们再过去的时候,发现这人不仅没少反而越来越多了。

我们俩往里挤了半天挤的一头汗也没挤进去,站在人群外边看过去全是人头啥也看不到,气的我和猴子直跳脚。

我点着烟狠吸了两口又递给猴子一支,皱眉和猴子说道:“猴子,这么着不行啊,咱俩来晚了啥也看不到啊。错过这机会以后再想看可就看不着了。”

猴子伸手接过烟刚准备点,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抬头说道:“咱俩不够高,那咱去找个够高的地儿不就行了。”

“你当我没想过啊,这一圈我刚才看过了,房子都扒了,连树都伐完了,哪还有高的地儿。”

猴子一拍大腿说道:“你真是笨死了,没有树,那不是还有个挖掘机嘛。”

五分钟后,我和猴子蹲在挖掘机高高举起的翻斗里,抽着烟看着下面忙碌的考古队员。周围黑压压的人头时不时的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我们俩,我不禁对着猴子竖起了大拇指。

考古队员的动作很快,之前的几天已经把整个墓室的顶都已经清理完成了。现在站在高处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两边耳室的物品都已经清空了。

目前就剩下整个主墓室还在清理中,主墓室看起来大概有三十几个平方大小。中间是一副巨大的棺椁,棺椁呈现一种黑灰色。

在古代,有身份的贵族下葬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一副棺材放进去就算了。他们的棺材是分为两层的,里面一层叫做棺,外面一层叫做椁。棺与椁中间的缝隙会放进去一些墓主人生前喜爱的物品作为陪葬品。

当然整个墓葬中最值钱的东西一般是放在墓主人的棺材中的。

棺椁的四周我看到有一些陶器、瓦罐和一些日常的用具,有谷仓、磨盘、灶具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漆器,甚至我还看到墙角的地方还有几个大概半米高的陶俑。

但是这些东西基本都多多少少有些破损了。虽然完好的也不太值钱,但这些陪葬品文化艺术价值很大,对于考古人员研究古代的文化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工作人员清理起来也十分小心。

等到主墓室外围陪葬品都清理完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中间的棺椁上来。

由于这幅棺椁实在太大,而且椁身经过千年的风化,那些木头已经脆弱的无法用起重机吊起运走了。

所以考古人员只能现场进行开启,先把椁拆开,根据里面棺材的实际保存情况再决定是否现场开棺还是将棺材运走再开。

我看到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开始指挥队员们各自在四个角站好,然后统一拿撬棍开始插入椁身中,一起发力将椁身上面的一块木板给撬起了一条缝隙。

我知道这是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四边均匀撬起能最大程度保存棺椁的原状,要是从一个角撬开肯定就要把木板撬断了。

有了缝隙就好办了,随着工作人员不断的调整力道和角度,整个巨大椁身上面的一整块木板被慢慢掀起。

随着木板移开,我蹲在翻斗里眼睛一下就直了,他妈的怎么又是红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