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00章 赈灾【1 / 1】

一起享受生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大人,清逸哥哥。”出了轩辕钰家大门的田雨,看见站在门外的林家父子,礼貌叫人。

“小雨,你怎么从里面出来的”林清逸看着从门里走出来的小童,对其问道。

“最近钰哥哥又来了这里,他每日会在家里教我读书。”田雨自然的回答道。

林城守心中有些儿惊讶的看向了田家的田雨,他没想到一个堂堂的郡王爷,竟然会屈尊纡贵的给一个农家的几岁小童,当起了教书先生。

“林大人,林公子我家主子有请。”得到了轩辕钰吩咐的风一,出来对着站在门外等候的林城守父子说道。

“下官拜见郡王。”走进门的林城守,下跪道。

林清逸看见自家老爹对着轩辕钰跪拜下去后,也没有再站立着,跟着自家老爹一起跪了下去。

“起来吧。”轩辕钰说道。

起身后的林清逸,看着坐在上首的林钰,不,应该说是轩辕钰,心中是百般的纠结。虽然之前就猜到了他是一个大家公子,没想到竟然是个郡王爷。

“林大人今日来此地所为何事”轩辕钰没有管那个对自己的少女不怀好意的青年如何反应,只是看着林城守问道。

轩辕钰是很讨厌那个林清逸,但田雪将他当作朋友,他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将他怎么样,他不想田雪知道后不高兴。

“下官昨日听犬子回家说,田村这里有一行从盛京来的人,猜测可能是郡王,就来此拜见一下。”林城守没有隐瞒的说道。

“嗯。”听到两人今日来此,轩辕钰已经猜到了。

“郡王要是打算住在璃城这里一段时间话,不妨当城守府居住。在这里,没有侍女照顾,毕竟还是不方便。”林城守对着轩辕钰邀请道。

“不用换住的地方,这里很好。林大人要是没有其他的事的话,就带着人回去吧。以后要是无什么事的话,不用特意来此。”轩辕钰吩咐道。

“是,下官告退。”从田村出来后,林城守带着有些像被打击到的儿子,一起坐上马车回了璃城。

林城守不知道的是,自家儿子看上的田家女儿,也是被盛京的小郡王看上的人。

……

<tt_keyword_ad data-title="食品饮料"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03"></tt_keyword_ad>半月后,七月中旬

璃城城守府

“大人,刚柏城传来消息说,界内这几日,突然来了很多从北方逃难过来的难民,而且还有陆续增多的趋势。如今柏城很多村子外和城外,都分散着很多难民。说是再过几日,就应该有难民到铭城和璃城了。”

“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来了逃荒的难民,那铭城还有咱们这里目前有没有,速速派人去打探清楚。”听到手下报上来的消息,林城守立马下了命令。

“是。大人,小的这就安排人去查看。”

山绵郡三城,最靠近北边的是柏城,最靠近南边的是璃城。从北方逃难过来的南明,率先到达的地方就是柏城。

“主子。属下有事汇报。”站在门外的雨二,对着门里的轩辕钰说道。

“进来说。”正在房里看书的轩辕钰,对着门外的雨二说道。

“主子,今日派去柏城的人带来消息说,从北方之地逃难过来很多的百姓。”进入书房的雨二在书房站定后,对着轩辕钰说道。

轩辕钰一行十人,今日其中一人拿着他写的信件送往盛京安平公主府,其余的人也没有闲着。

被轩辕钰安排,每日去查看铭城和柏城另外两城的情况。

今日去柏城查探的人,发现的柏城突然出现了很多的难民,立马将情况汇报了上来。

“再北方一些儿的地方雨水比这里还要少,加上蝗灾,确实情况不会太好,不过没想到如今已经到了要逃荒的地步了。灾民具体的数量有多少铭城城守对于逃难过来的灾民如何处置的”轩辕钰问道。

“目前灾民有些在铭城城外住了下来,还有些是在各村的村外住了下来。因山绵郡这里目前还没有到缺水的地步,山林也多,很多灾民到山上挖野菜摘野果,加上铭城城守安排人每日施一次粥。灾民有了可以填肚子的食物,如今也还算是安稳,没有出什么乱子。”雨二仔细回道。

“如今是来到这里的灾民还不算太多,天要是再不下雨,北方来此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百姓们的存粮那是有限的,田地里一直没有收成,为了活命,早晚都得走逃荒这一条路。”轩辕钰说道。

“那主子我们要做些儿什么吗”雨二问道。

“目前先不用,让人盯紧另外两城的情况,每日将情况上报上来。”轩辕钰说道。

……

盛京

在盛京里的轩辕帝,也得到了北方百姓逃荒的情报。

虽然除蝗之策已经下达,但毕竟信息传达的不够迅速,有很多地方在得到信息之时已经被蝗虫袭击。

加上长达几月的干旱天气,无粮可食,无水饮的地方,百姓只能离开求生。

针对此次严重的灾情的情况,朝堂之上,轩辕帝与众朝臣共同商议,最终定下一系列的赈灾措施,并迅速下达到各地。

针对今年赋税问题,根据各地灾情轻重情况,采取“宽其征”的措施,减少或免除百姓们的赋税,缓解灾情之下的百姓们的生活困境。

针对灾后重建的工作,朝廷实施工赈指。俗话一点说就是朝廷来出银钱,雇佣受了灾的百姓们,去修筑大型的建筑工程。让受灾的百姓们可以通过自己付出的劳动力,去获得相应的报酬,进而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