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10章 背景离乡【1 / 1】

烧饼加油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红梅面如死灰,人就像一团软软的发面团,彻底瘫软在地,瞬间便没了气息。

乡亲们七手八脚的帮着刘红梅掐人中,做人工呼吸,想让她尽快苏醒过来。

吴红旗站在原地纹丝未动,他已经魔怔了,眼神痴痴的看向远方。

乱蓬蓬的头发在风中凌乱的飘着,身子站的僵直,像一个即将义勇就义的革命烈士。

停顿了几秒后,吴红旗眼圈发红,毫无征兆的,像个孩子似的放声大哭起来。

恸哭了一阵后,吴红旗又开始喃喃自语,“闺女,你究竟在哪里啊你究竟去哪了啊?你知不知道你爹的心已经没了啊!”吴红旗双手合在嘴边,撕心裂肺的大吼大叫,已近癫狂。

他满以为……女儿就在不远处,肯定能听到他的呼唤。

可这一切都是徒劳,哪怕吴红旗喊破了喉咙,喊哑了嗓子。

在场的乡亲见到这心碎的一幕,无不动容,无不为小杏花的命运感到悲伤,偷偷躲到一旁抹起了眼泪。

天完全黑了下来,白天的大太阳早已下山休息去了,它一定体会不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冷风嗖嗖刮起,吹起了地上的纸屑果皮,室外的温度也即刻降到了零下。

热闹的庙会上人流逐渐稀少,也逐渐安静下来。

“要不这样,咱们在方圆十公里范围内,再仔细找一遍。”老支书又说道。

乡亲们都表示赞同,各自跑回家取手电筒。

个个脸上冻的通红,晚饭也没顾的上吃。

三个小时后,大伙前后脚回到吴红旗家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颗粒无收的失望。

人还是没有找到。

刘红梅呼出一口气,从昏迷中逐渐苏醒,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闺女有没有回来。

乡亲们又安慰了夫妻几句,大家才逐渐散去。

吴红旗带有一丝侥幸,也许女儿能自己找到家走回来,也许女儿被哪个好心人送回来。

一天……三天……五天过去了,女儿还是毫无音信。

在邻居的建议下,吴红旗去了公安局报案。

身穿藏蓝色制服的公安同志记录到一半,把笔摊在桌上,无奈摇摇头说吴红旗隔了这么多天才来报案,如果被人贩子拐卖,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在那个年代,大家的法律意识都比较淡薄,遇到了什么事,一般也不会去公安局报案。

见吴红旗满脸的失望和痛心,公安话锋一转,安慰他说也不一定被人贩子拐卖了,也可能过几天她自己就回来了。

吴红旗像个木头一样,迈着机械的步伐回到家,刘红梅见丈夫表情木讷,她也猜出想依靠公安找到女儿,肯定希望渺茫。

刘红梅悔恨当初,早知道就不该带孩子去逛庙会了。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女儿丢了,就像在自己心上狠狠的剜了一刀。

刘红梅整天痛哭流涕,以泪洗脸。

反观吴红旗,自打女儿丢了之后,每天都是少言寡语的沉默着,既不哭也不笑,似一具行尸走肉。

刘红梅知道,他比自己更难过,他比自己更在乎女儿。

家里的气氛十分压抑,让人透不过气来,刘红梅叫他,他也不予理睬。

“红旗,你说句话好吗?这一切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不对,我求求你说句话好吗”刘红梅哭着哀求。

可吴红旗仍是沉默不语,耳朵聋了,嘴巴也不会说话了。

再这样下去,自己都会跟着疯掉。

四天后,让刘红梅崩溃的事情再次发生。

吴红旗不见了,村民们找了大半天也没找到。最后发现在邻村的老槐树下,吴红旗上吊自杀了。

老支书在吴红旗的上衣口袋里翻出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三个字:我恨你。

吴红旗恨的那个人,就是他的老婆——刘红梅。

吴红旗死后不久,刘红梅实在没脸活在村里了。

俗话说得好,吐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她受不了村里那些嚼舌头的长舌妇,她们时常聚集在村口,嘲笑刘红梅是丧门星,把女儿克丢了,还把老公也克死了。

自打这以后,很多人见到刘红梅,都会绕着走,生怕沾了晦气。

刘红梅把家里该卖的都卖了,该送的也送了。

刘红梅带着3岁的吴福林,去了五百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l县,那个年代还没有撤县改市,l县也只是一座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县城。

临走之时,老支书颤巍巍从洗的发白的衣服口袋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沓零碎的钞票和花花绿绿的粮票。

“红梅啊,这点钱和粮票你带上,关键的时候能应应急,可不能饿着孩子。”

刘红梅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她赶忙推开老支书的手,“老支书,您的钱和粮票我不能收,您的心意我领了,您家里也不富裕,都靠着这点钱和粮票活命呢。”

老支书的脸立即拉了下来,“拿着,东西不多,我也只能尽这点微薄之力了。如果在外面过的不顺心,再回来,你那一亩三分地我会帮你看着。”

刘红梅把儿子放到地上,扑通跪倒在地,朝老支书磕了一个头,颤声说道:“老支书,我不会忘记您对我们全家的恩情。”

老支书长叹一口气,随后将刘红梅扶起来,抹了抹泪说道:“傻孩子,天不早了,快带着孩子赶路吧。”

刘红梅从行李包里找出一根长绳,将儿子绑在背上,捆绑结实后,依依不舍朝自己家的方向看了一眼,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难过的小村落。

一个从未进过城的农村妇女带着一个3岁大的孩子,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谋生。

这座城市有一个她的远房亲戚。

吃了多少苦受过多少罪,只有她心里最清楚。

但坚强的刘红梅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女儿吴杏花走丢之后,刘红梅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吴福林身上,哪怕吃再多的苦她也不在乎。

在那个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刘红梅也是第一个进城谋生的女人。

……

李亮这段时间不胜其烦。

徐海涛尝到甜头后,就像一个阴魂不散的幽灵。

在不经意间,他就会出现在李亮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