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袁子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按照铜镜所提及的“甘丹寺中观世音”,三人推测当年加利公主一行人应该陆陆续续从呼和浩特往北出行,所以甘丹寺应该不是西藏的甘丹寺,而是呼和浩特更北方的甘丹寺,又要是甘丹寺,又要里面有观世音菩萨,那么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乌兰巴托的大甘丹寺。
袁宁三人讨论出结果,便风风火火的向扎门乌德的更北方的城市进发。
乌兰巴托是蒙古国的首都,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化的都市。当车驶入乌兰巴托城郊的时候,在车上,袁宁三人沿途看到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坐落在图拉河的两岸,即使此时蒙古国是寒冷的冬季,但并不影响穿戴着传统蒙古服饰的人们,他们忙碌着各自于自家院中的家务。
“到蒙古如果没有去大甘丹寺,就等于没来过蒙古!”这是到了乌兰巴托办理入住的地方,前台的小姐姐看到三人是中国人时,流利用中文说出的话。
的确,三人此行的目的就是大甘丹寺。
很久很久以前袁宁三人脚下所站的地方,相传这里是一片丰饶的河谷,河谷修建了一个大“库伦”,“库伦”的意思就是寺庙,这个大“库伦”就是大甘丹寺,围绕着大甘丹寺兴建的就是现在如今的乌兰巴托,所以没有大甘丹寺,没准就没有如今的乌兰巴托。
大甘丹寺,蒙古最大的寺庙,是极乐世界的圣殿,是几百年前蒙古国的最高转世活佛所建,鼎盛时拥有600多名喇嘛僧侣,现在寺庙大概也有150多僧侣,会定期举行大大小小的祈祷仪式,寺内香火鼎盛。
之前蒙古也是信奉萨满教,崇尚自然的,后来由于原始的萨满教文化不能满足蒙古社会的发展,西藏的一种“黄教”宗教来到蒙古地区,这种宗教更像是萨满教的“迭代和升级”,两教之间的神咒法术和医学、占卜、立法、算命相容相通,但是西藏黄教更胜一筹,所以蒙古诸部开始信仰西藏的黄教,也就是现在的藏传佛教。
历史文物爱好者舒畅碰到历史和文物问题,总能侃侃而谈解说着,从一进大甘丹寺开始各种解说,一旁偶有中国人或者会些中文的人经过,都以为舒畅是袁宁、殷都名郡二人请来的中文解说。
舒畅尴尬一笑,袁宁和殷都名郡则都咬着嘴唇憋笑。
走进大甘丹寺,就会被寺庙的烟火和信仰气息所笼罩,寺内有很多游客,更多的是本地民众,身穿蒙古传统服饰,虔诚的来寺庙祭拜祈福。
袁宁三人走进大甘丹寺主殿,一尊高大的四臂观音金身立身法相出现在眼前,这尊金象是这座佛寺、乃至整个蒙古国的国宝。四臂观音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像之一,在藏传佛教中,四臂观音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吟诵四臂观音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可以净化恶习,消除病痛,脱离轮回之苦。
这尊四臂观音立像高大近三十米,四臂观音头戴五叶花冠,花冠正中有一颗通透明亮的黄宝石,如一只眼睛,仿佛以菩萨的慧眼凝视众生,凡被其观者尽得解脱。面相圆润广正,耳下垂八瓣花圆环,低眉垂目,神态宁静,上身袒露,胸前佩有联珠式璎珞,腰间束宝带,全身镶有成千上万颗绿松石和红宝石,下着贴体薄裙,裙褶清晰流畅,花纹繁缛富丽,披帛环绕肩臂下垂,给人以丝织物的柔软质感。
四臂观音主臂双手于胸前持念珠,其余二手持法器举在身体两侧,右手持净水瓶,左手持准提铜镜,全身镀金站立于前,宝相庄严、慈悲肃穆、富丽堂皇。
当袁宁三人抬头凝视这尊四臂观音像的时候,你会感受到四臂观音的威压,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你说这尊四臂观音,是不是就是我们要找的铜镜诗中的‘甘丹寺中观世音’?”殷都名郡被眼前身高庞大的四臂观音神像所目瞪口呆。
“应该就是这尊,只是知道了这尊四臂观音,后面的千年恩怨此间分是什么意思?”舒畅接着低头转向袁宁,这尊观音像和三人所找寻的复国宝藏守护者有什么关系?和魂磷珠有什么关系?
袁宁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望着这尊四臂观音,好似周围的人都与他无关,眼里只可以看到这尊四臂观音。
殷都名郡看袁宁依旧是无声无息的望着,就转头和舒畅商量了起铜镜文字的秘密。
甘丹寺中观世音,千年恩怨此间分。
加利本是女娇娥,却也赛过突厥郎。
加利公主?大甘丹寺?四臂观音?复国宝藏守护者?魂磷珠?这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联系?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悄悄的讨论着。
袁宁默默的看着眼前这尊四臂观音法相,或许这神像就是加利公主本人的自画像吧!加力公主虽然是和亲过来的公主,是一位自己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女子,和亲嫁入突厥后就是突厥人了。即使自己是可怜的女子,但也绝不屈于做亡国奴,或许如果自己是男人,肯定比很多突厥男人更有魄力。观音菩萨也是一名女子,也可以可男可女随意变身法相,在世间行走,那么自己为什么不能?真希望自己可以长出三头四臂,变身为男子奔赴战场,去与男子们沙场厮杀!
或许当年的加利公主,已经拥有了与敌军决一死战的决心了吧!只可惜自己依附的男人投靠了唐帝国,如果突厥可汗有着加利公主一样的雄心壮志,那么没准唐帝国的版图或许没有那么快的完成大一统,历史或许也会出现另一种局面。
当袁宁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把自己对于加利公主和四臂观音的故事联系到一起,舒畅和殷都名郡听罢,都觉得袁宁想象力很是丰富,但故事也很值得推敲。
当袁宁讲完自己的想法,大甘丹寺的钟声也恰好突然响起,喇嘛僧侣们开始诵经念佛,就如同这钟声、这僧侣们的念经声仿佛是在回答着袁宁的想法。
或许只有回到那个时代,才可以真正懂得加利公主真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