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7章 再降祸事【1 / 1】

好运兔儿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到二人一瘸一拐走到的时候,那地方已经围满了村民。

天马法师身穿八卦黄衣,手持桃木剑站在中间,他面前的桌子上铺好了红布,上面摆着四两煮熟的猪肉,半斤白酒和香烛,显然已经准备好了。

他见到二人的身影,又看了看天色,见时间差不多了,于是说道:“时辰已到,请天神!”

天马法师说完,点了三根线拜了拜,而后开始围着桌子转圈,嘴里始叽哩哇啦地念着别人听不懂的咒语。

天马法师一边“施法”,一边用余光偷偷打量着苏玉清和冯毅朗,昨晚天色昏暗,他都没有看清苏玉清长什么样子,今日一见,只觉得惊艳无比,虽然她穿着王翠萍的一件不甚合身的旧衣,却依然难以掩盖那张俏丽的脸,当真是荆钗布衣,不掩国色,与村里那些村妇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天马法师的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心中合计着该如何才能得到这样美丽的女子。

很快,他停了下来,大喊道:“如今天神已经赐予了我法力,现在,我就给大家演示一番。第一个,纸人抱碗!”

天马法师说完,拿出一个用许多层纸画好的人形纸片来,然后把它钉在一旁的木桌上。

“诸位,看好了,待我施法结束,便可赋予纸人生命,他一会儿便可将这瓷碗抱住!”天马法师说完,便又开始念咒语。

“草人、草人,还未开光便是草,开光以后变神通,女是汤三娘,男是武吉,三十六枝草化作三十六骨节,节节都是身、都是人,开你身开你面,开你耳空听分明,左耳听阴府,右耳听阳间,你与某庄某名某姓,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生,开你手提入钱财,开你脚担出凶灾,某名灾殃担离开,担出外方退凶灾,急急如律令。”

天马法师嘴里一边念叨着,一边将碗缓缓地放入纸人怀中,很快,那碗便稳稳地定住了,好似被纸人抱着一般。

“真的定住了!”围观的村民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和喝彩声。

苏玉清和冯毅朗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愕的表情。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这个所谓的天马法师真的会法术不成?这怎么可能呢?

他们二人挤到最里层,想要看个清楚。

很快,天马法师便把碗拿了下来,又将纸人扣到碗里放入火堆里烧了。

就在那一瞬间,冯毅朗似乎发现了哪里有些不对,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唉?怎么烧了,我还没看清楚呢!”苏玉清急切地说道。

天马法师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个纸人已经有了生命,若不尽快把他烧毁,会危害人间。不信服没关系,接下来,让你心服口服。”

“天神请赐予我力量,急急如律令!”天马法师大喊一声,而后将一根木棍插入装满大米的坛子之中。

他轻轻转动木棍,而后轻轻一提,木棍便轻松将一坛大米提了起来。

“哇,真神了,不愧是天马法师!”

“天神法力无边,天马法师法力无边!”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纷纷开始跪地高喊,对着天马法师叩拜。

唯有苏玉清和冯毅朗直直地站着,眼神晦暗不明地看着他。天马法师则是倨傲地看着冯毅朗二人,面露得意之色。

苏玉清自然不相信什么天神,但是眼前的事情她暂时又无法解释,便默默地离开了空地。

“刚才之事,你可看明白了?”苏玉清抬头看向冯毅朗。

冯毅朗漫不经心地说道:“雕虫小技罢了,总会破解的,眼下趁着村民都聚集在空地,我们正好去问一下死者的亲属有关案子的情况。”

苏玉清点了点头,赞同道:“言之有理。”

村民都去空地看热闹了,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女子问路。

冯毅朗温文有礼地问道:“姑娘,请问一下,你知道最近谁家在办丧事吗?我们想去祭拜一下。”

姑娘转过身来看着二人,先是有些惊讶,而后脸微微有些发红,上下打量着冯毅朗。

她的容颜是出色的,一双圆圆的杏眼忽闪忽闪,粉嫩樱唇泛着如蜜光泽,虽然皮肤被晒得有些黑,但却给人一种健康饱满的感觉。

“就在前面左转,最里面那一家。”姑娘指着左边说道。

“多谢。”二人客气地道了谢,姑娘摆了摆手,红着脸走了。

二人根据女子的指引,很快便来到了死者家中,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家里还有一对夫妻和两个十岁左右的男孩正在吃午饭,看来死去的是他们的大女儿。

“你们找谁?”女人看见两个陌生人来到家门口,放下碗筷有些警惕地问道。

冯毅朗直言道:“大娘,昨夜……我们听闻家中有人遇害去世了,有几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们,也好能够早日抓到凶手,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就是前天晚上……”大娘神色悲戚地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眼神却看向她家男人。

“你同他们乱讲什么,平添晦气!”男人防备地看着二人,打断了大娘的话。

大娘只好说道:“我什么也不知道,你们赶紧走吧。”

“大娘,难道你不想抓到凶手为你的女儿报仇吗?”苏玉清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不要再说了!”大娘痛苦地摇了摇头,“小女命苦,惹怒了天神,都是她的命数,再说下去惹怒了天神,是要连累我们的。”她说完,便关上了家门,将二人赶了出去。

“哎!”苏玉清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两人见状,只好暂时离开。他们不死心又去了第二家,结果也是一样,一提到女子被杀一事,那些人便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肯说,两人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悻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