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526章 七十年代带领全村致富10【1 / 1】

只吃三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写文章费脑子,吃个鸡蛋补补脑。”

隔天早上,吃完早饭大家该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徐燕芬偷摸来到安景之的书房,掏出一个鸡蛋递给他。

安景之心里暖暖的,对老太太感谢道,“奶,写文章不费什么脑子,家里条件也不容易,以后您就不要给我特意留鸡蛋了。”

这些鸡蛋一般都是要拿到镇上换东西的。

说农民自由,可以自己养几只家禽实现鸡蛋自由,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他们虽然养了鸡,却不能随便吃掉那些鸡蛋,每一个鸡蛋都是有用的。

徐燕芬放下鸡蛋,充耳不闻,“写文章咋能不费脑子?给你你就吃吧,要是真能在首都日报上刊登,那咱家就光荣了。”说完徐燕芬觉得不对,又补充了一句,“但你也别有太大压力。”

说完后就出去了。

一家人都去上工,徐燕芬也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拿的工分也有六七分。

至于安景之这个会计,平时只要在自家工作就行,当然偶尔也要去一趟大队部,开一些有的没的小会。

比如说现在,才写了一个多小时的文章,又有人到他家来找他去大队部开会了。

安景之无奈带着一本笔记本和钢笔出门。

路过田埂的时候,能看到在地里挥洒汗水的本地村民和那些外来知青。

这些知青看了看体面的安景之,又看了看干活干的满脸狼狈的自己,一时之间分不清到底谁是城里人,谁是乡下人。

有几个女知青对着安景之议论纷纷。

“这人长得还挺好看的嘛,是哪家的呀?”

“我看他胸前还别了一个钢笔,应该是文化人吧?”

“长得一脸白净,以前好像没怎么看见过。”

“好像是队里新来的会计,前几天才刚刚选上的,咱们是外来知青,他们选干部都没通知咱们。”

“我认识他,是安家那个读高中的孙子,没想到一个穷乡僻壤还能养出这么白净的人。”

安景之听到了讨论的声音,只是没听清这些人具体在说什么,他眼睛一瞥就看到了与原主纠缠一辈子孽缘的那个女知青,瞬间移开眼睛,他可不想再粘上。

当初那女知青和原主在一起,无非就是想把原主当成免费的饭票和跳板,而原主也只是相中她的美貌才故意下套。

两人可以说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欠谁。

等他路过大队人种的那些田地时,板着的脸又立刻变得如和煦春风一般温暖。

笑着脸跟大家伙打招呼,偶尔还能接几句大家的话题。

今天的话题仍然还是昨天的李三奶一家,大部分人都在骂张芬两口子。

张芬以前经常仗着自己大肚子偷懒,但现在她不敢了,一早上都老老实实的在干活,旁边的人也一直盯着她。

孙万福更像一个勤恳的老黄牛一般,闷头干活。

来到大队部,队里的大队长副队长还有妇女主任都坐着了。

“景之来了,快坐下。”

安景之找了一张凳子坐下,每次来开的会都是一些没什么用的事情,要不就是他管不上,跟他没关系的,但也要过来听一耳朵。

“再过不了多久就要进行粮食抢收了,但咱们大队还有挖沟渠的任务,找大家来是想商量商量看这事怎么协调。”大队长道。

“挖沟渠是为了防止雨季下暴雨把咱们村给冲了,这一时半会的也不用这么着急,肯定是紧着粮食先安排,想必上面也一定能理解咱们。”副队长道。

妇女主任也赞同副队长的说法。

安景之一直坐在原地听众人讨论。

见安景之一言不发,大队长问道,“景之,你有什么想法?”

安景之笑道,“我才刚刚做会计不久,主要也是管账,对这些都不太懂。”

记忆中今年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大暴雨,大家想要紧着粮食来安排也没什么问题,安景之也就不再发言。

最后众人达成一致的意见,先全力收割粮食,全村老少齐上阵,然后再组织壮劳力去挖沟渠。

……

抢收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全村齐上阵,只要不是躺在床上起不来的,全都被赶到地里干活,就连干部也不能脱产,大队长都亲自下地干活了,安景之肯定也逃不了。

但还好他的文章已经写完了,只等着来信,每日也是累得直不起腰。

一连干了七八天,安景之也慢慢的习惯了。

“景之,有你的信。”邮递员骑着一辆自行车敲响安家的门。

安景之接过,和对方闲聊几句回到家中把信拆开。

是首都日报寄过来的信,信上说他的文章已经刊登了,随信附上的还有十块钱的写作鼓励,不能说是稿费,这叫做激励。

徐燕芬看到安景之站在院中,说道,“咋了这是?咦,怎么有一封信?谁寄给你的?”

安景之高兴道,“奶奶!我写的那篇文章上报了!您的故事很快就要被全国人民看到了!”

徐燕芬呆愣在原地,喃喃自语,“我上报了?”

安景之肯定的抓着老太太的胳膊说,“是呀!您很快就会成为全国的名人了!”

很快一家人都得知了这个消息,全都非常震惊,当时安景之跟徐燕芬一人说一人记录的时候,他们还当这是在哄老太太开心,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上工时,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安景之写了一篇徐燕芬的文章,登上了首都日报。

连大队长都来问了几句。

“真的假的?随便写个文章就能登上首都日报了?”张五奶道。

“什么叫随便写个文章,人家可是高中生,文化人,写的文章上了首都日报有什么奇怪?”李三奶反驳道。

“高中生多了去了,那些知青好多不都是高中生吗?也没见他们写什么文章上报。”张五奶撇撇嘴嫌弃的看了一眼远处那群,好多干活连孩子都不如的知青。

李三奶也嫌弃的看了一眼那群人,“他们咋能跟景之比?”

张五奶也赞同的点点头,“对,咱们景之也是读书人,下地干活照样也没叫苦叫累,哪像他们一样。”

很多人朝徐燕芬打听事情的真假。

徐燕芬乐的嘴角就没弯下来过。

“这还能有假?人家信都送过来了,今早邮递员把首都日报寄过来的信送到我家了,我亲眼看着呢,真真的!”十块钱的写作激励这事她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