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祁钰静静地端坐在龙椅之上,神情漠然。
王诚立于圣驾旁侧。
他在皇帝的授意下,对着朝堂高声念道:
“景泰二年七月,普定、永宁、毕节、五开、清浪等地苗民和流民再度爆发大规模起义,受此影响,湖广各地苗民也群起响应,朝廷虽然派出‘梁王缶’为总官兵进行镇压,令湖广等当地官兵策应,但数年未见成效。各地流民起义军高峰时曾一度突破二十万余众,损毁若干个卫所……灾祸波及三省百姓……”
话罢,王诚悄悄看了一眼朱祁钰,在得到眼神肯定后,他再次拿出了几本厚厚的奏疏:
“宁夏卫八百里急报,今年正月十五日前,蒙古太师孛来率精锐蒙骑,叩关数次,虽被镇守官兵击退。但宁夏全境防线过长,守城官兵仅有五千六百人,都尉恳请朝廷派兵火速援之”
朱祁钰清冽地眸光中夹杂着一股莫名威严,他冷冷地俯视着逐渐安静下来的群臣。
王诚在其授意之下,将宣报完的奏疏掷于大堂,掷于群臣面前。
殿中,奏疏散乱在地。
殿外,阴沉的天光借着阁门大开之际,透射而进。惨白的光芒照耀在那孤零零地奏本之上,瞬间映射出四个苍白字体来:“宁夏急报”
朱祁钰冷眼扫视这群臣,待看清每一个官员脸上那羞愧难抑的面容后,他这才缓缓收回天子目光。
“大明如今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尔等居然还当着朕的面,争权夺利???”
“尔等若是自认能平叛那苗民匪寇,亦或能拒那蒙古骑兵南下,军权尽交尔等又何妨!”
此言一出,无数文官大臣默默低下了头。
范广和于谦同时微微侧目,两人均是没有想到蒙古鞑子居然会在这个节骨眼南下,现在的大明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先不说蒙古骑兵……
且说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这场规模浩大的内乱源头:
主要还是明朝早些年为了阻止麓川王国的对外扩张,分别于正统四年、正统六年、正统七年、正统十三年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征讨麓川的战役,但所取得的胜利只有一小部分,虽然成功阻止麓川王国的扩张步伐,但明王朝这边对于西南省份的统治力度是不增反减的。
另外,四征麓川时期消耗了明朝大量人力物力,每一次征讨麓川都需要从贵州等地征兵,当地老百姓承受不了繁重的兵役和各种苛捐杂税,终于在正统十四年三月份,爆发了以苗族、布衣族为主体,以反抗明朝政府繁重兵役和苛刻剥削为目的的贵州、湖广各族人民武装起义。
在正统十四年二月份的时候,朝廷在贵州驻军这边调了一万多人前去麓川战场,当地的防卫力量也因此而变得空虚起来。因此短短一个月之后,贵州邛水十五洞司的苗民便聚众起义,迅速攻占思州府城、五开等地。
景泰二年正月,总兵官梁王缶在靖州等地再度大败起义军,一共斩杀了三千多人,还有六百多人被俘虏,起义的士气再度被重挫。
但此次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并没有以失败告终,起义军只是暂时陷入低潮,为了继续反抗明廷的严苛赋税,当地苗民再度起义,也就有了后来七月份的大规模起义之举。
朱祁钰端坐在龙椅上,陷入到深深沉思之中。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为什么贵州、湖南等地苗兵为何屡屡起义,对明朝前前后后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顽强抵抗。
其背后原因,朱祁钰和在场的大臣都心知肚明:
明朝景泰年间,国内土地兼并加剧,加上贵州湖广各州县连年大旱,土地欠收,但是苛捐杂税分文不减,当地苗民与明廷矛盾日益激化。
严苛的赋税和不堪重负的兵役,是激起当地各民族大规模武装起义的重要原因。
景泰三年七月,李震统兵征讨城溪等地的起义军。
苗兵盘踞青肺山奋起抵抗,最后还是因为寡不敌众,杨光拳 等五百六十人被擒,一千多苗兵被杀害。起义军再次受到重创,一度陷入低迷。
景泰五年九月,蒙能率领五万苗兵,气势汹汹地打回黔东和湘西南。
景泰七年,也就是去年,朝廷下令调兵七万多人进入苗疆,遭到了苗军的奋起抵抗。
朱祁钰突然想到,到了景泰八年四月,也就是今年的四月,再有三个月后:
蒙能会在在率领苗兵进攻平溪卫的时候牺牲。由李天保继任起义军首领,称“武烈王”。蒙能的儿子蒙聪为帅,以‘城步’的长安坪为根据地,继续与明军抗衡。
史书记载,在这之后,苗军在蒙帅带领下出击新化、湘乡、宝庆,杀死千户‘杨海青’,一时气势如虹、所向披靡。直到天顺元年(1457年)四月末,李震再次组织进攻城步,在拦牛峒等54寨烧杀苗兵,而起义军首领李天保则任命‘杨昌富’为将军,多次打败明朝围剿官军。
到天顺五年,明朝按察使沈庆、分守参将‘高瑞’率明军攻克桃林,贵州五开卫指挥‘庄荣’由莫宜进攻到广西的西延(广西资源县),苗军将领杨昌富在城溪被明军俘虏,而李天保在贵州的清水坪被俘虏,只有 蒙聪 打着李天保旗号继续东西转战。
天顺六年。莫宜、城溪与广西西延的苗军再次进攻武冈城,始终无法攻克武冈,只能败走。同年十二月苗军不死心再次进攻武冈城,这次进攻武冈震动了整个湖南省。
李震亲率五路官兵围攻苗军,攻破苗峒六百二十多寨,杀死苗民八千五百多人,苗军被俘虏的数以万计。
天顺七年,苗军剩下的残部在城步县境内被明军屠戮一空。到这里为止,这场发生在城步境内持续了长达四十多年而震惊江南的苗民起义才最终宣布失败。
从遥远的历史长河中收回思绪,朱祁钰静静地躺在龙椅上,眼眸微闭,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这场因土地兼并、兵役杂税而诱发的苗族起义,前前后后长达四十年啊,这其中多少苗民、汉人、官兵死于内乱之中。
那个数字他没去想,也不敢去想!
只觉得心中一阵阵刺痛感袭来,背上犹如背上一座苍山般,压得自己快要喘不过气来。
历史上哥哥驾崩的时候都没平息苗族叛乱,怎么还能指望他来复兴大明??
混吃等死又不甘心,偏偏要搞什么南宫复辟。一桩桩事,让朱祁钰心中烦闷无比。
他微闭着双目,朝着群臣摆手道:
“若是无事,皆散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