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秦航闻言,一脸肃穆。
他凝视着朱祁钰的眼神之中,清气逐渐凸显,如静谧的长河渊源流淌。
思顿片刻,他严肃地朝着朱祁钰大礼参拜起来。
在重重地磕下响头的瞬间,清澈的泪珠,从大圆脸颊上划过,掉落在地。
这是代表着京都所有商贾们,对陛下重开海运的郑重鸣谢。
秦航有预感,在眼前这位年轻帝王的带领下,一个崭新的航海时代即将拉开篇章。
商贾们将会迎来一个飞速腾飞的黄金时代,只要抓住了这波海运国策,定能造出无数富甲一方的商贾。
朱祁钰俯视着跪立在近前的胖汉子,语气柔和下来,问出心中疑惑。
“起来吧,尔既是出自徽商,为何又和传统的徽商不同呢,徽商大多都是从事贩盐、贩粮等。
唯独尔是一名丝绸商人?”
朱祁钰知道,徽商大多都是来自同一个大家族,他们骨子里始终流淌着一股家国情怀。
不论徽商的足迹有多远、生意做得如何强盛、资本积累得多么雄厚。
他们始终难以忘却自己最初生长的地方——故乡徽州。
朱祁钰在后世,曾有幸去到徽州游玩过。
记忆中,那长龙的古老石桥……
那一座座石桥、一处处书院、一方方堤坝背后,总感觉有无数古老的徽商身影,残留在时间长河的深处。
受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熏陶,许多徽商人心底都有一种责任担当,他们爱乡爱国,慷慨捐助,家国情怀深藏心底。
这一点,在六十年后的海盗王‘汪直’身上深有体现(此汪直并非太监汪直)
汪直的骨子里,还带着徽商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作为商人,他敏锐的感触到大海洋时代即将到来。
同时作为明朝臣民,他一生倡言变革,希望明廷废除海禁国策,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抓住时代的脉搏。
但他却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封建王朝,那已经深入骨髓的腐朽堕落。
汪直的死,是中国海上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憾事,这是自郑和下西洋后,明朝最接近世界的一次机会。
汪直一生有功有过,亦商亦盗不是他的选择,而是明庭政府的海禁国策,将他逼入走投无路的地步。
明庭的海禁国策,埋葬了无数海商致富的梦,也摧毁了大明最后一次变革的机会。
把握时代的脉搏,徽商的家国情怀在一批批徽商的实践中得以发扬光大。
而自己跨越时间长河,来到了徽商老祖们,刚刚展露锋芒的时代。
闭关锁国已经成为了过去,繁华的海上贸易在向大明招手。
“陛下有所不知,小人娘子出生在浙江衢州府,而泰山则是在京官员,因此小人这才入了丝绸商贾这行当,倒是与宗族其他族人越发疏远了”
在京官员!
朱祁钰点点头,有些意味深长地注视着秦航。
他瞬间明白,这秦航为什么能在重重货税的盘削下,将生意做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