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礼貌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儿很快就吃饱了,擦了擦嘴。
“爷爷我吃饱了,谢谢爷爷。”
说罢三儿准备出去,但明显很不想回家,但又不好意再留下来。
精明的爷爷早就看穿了三儿有事,爷爷望着三儿的背影道。
“三儿你爸爸是不是叫你来我这里要两片油的?”
三儿转过身来,低下头颅,不好意思看着爷爷。
“三儿,你说是不是?你家是不是来客人了。”
三儿低着头道。
“爷爷,是的,我爸说家里没油,炒不了花生米,叫我来爷爷家要两片猪油。”
周永伟知道要是不给三儿两片猪油回去肯定又要被打。
走去灶台旁,用菜刀割下两片肥肉,再用芭蕉叶包裹在里面,随后递给了三儿。
“回去吧!孩子,等叔叔有空就去找你爸谈谈。”
随后三儿就拿着两片猪肉走了出去,一家人也算是吃完了早饭。
腊月季节,地里的活基本都干完了,队里不忙,于是最近这段时间社员们都自由安排,没有上工。
下午。
周永伟又召集了全村的社员们开会,研讨挖水渠一事。
村里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劳动力不同,挖水渠该不该记公分?这些问题周永伟也得解决。
如果按工分来计算的话年底计算工分的时候,工分会大幅度增长,工分一增长就会贬值。
贬值了就对劳动力缺少的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本来工分一分值大概5分钱,但要是工分大幅度增加可能就一分只值3分钱了。
但如果不按工分制来去挖水渠,那么就只能按人头充工,不记工分,这样的话挖水渠的进展会缓慢。
比如规定一家出一个人去挖水渠,那么人力就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规定每家每户出两个人去挖水渠,那么有些特殊家庭就没有两个人能出来挖水渠。
大伙们各说其词,吵的不亦乐乎,都知道挖水渠迫在眉睫,但出工的问题成了一道难题。
还有挖水渠的锄具也成了问题,现在摆在周永伟眼前的问题一堆又一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吵的不可开交,吵声响彻村落,尤其强势的妇女那声音就像按了个喇叭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