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34章 第134章【2 / 5】

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襄连忙道:“那只是小事,重要的是后来发生的事!”

他说起带着秦军帮忙抵御台风,清理田地,丈量土地,耕田播种朱襄越说,众人脸色越古怪。

荀子率先道:“秦军出兵东瓯,当是仁义之兵了。”

他心情很复杂。朱襄有时候是思想言行皆最符合儒家理想的人,有时候又与儒家相背离,真是让人无奈。

秦王柱关注点不一样,他不敢置信道:“那自称东瓯王的蛮夷居然让秦军上岸随意行走?他是不是早就想归服秦国了?”

子楚道:“也可能他被朱襄这一手打蒙了。”

蔺贽笑道:“一般人做不到朱襄这种事,所以他没立刻意识到不对劲,不怪他。

蔡泽道:“李牧应该抓住了这个机会。”

荀子瞥了几人一眼。

他当然知道这些人说得都对,只是看着他们都只关注利益,没有谈论朱襄在此事中彰显的品德和秦国的气度,让他有些失望。

不过他早就知道秦国是无礼之国,所以虽然失望,倒也习惯了。只要秦国能披上一层尊礼尚仁的皮,这天下的未来就会好许多。

“当然!朱襄说起吕不韦和东瓯王的谈判,又说起有个可恶的东瓯贵族居然卖给他煮熟的种子。

蔡泽没好气道:“越王将煮熟的种子卖给吴国,是让吴国绝收。他卖出的那点种子,只能让一户人家绝收。他是以为长平君靠种田过活,预谋饿死你吗?”

蔺贽板着脸道:“很有可能!长平君对秦国至关重要,若长平君被饿死,秦国如折一翅!这计谋太恶毒了!”

子楚:“”一位友人阴阳怪气,一位友人煞有其事,他应该怎么接?

子楚想了想,道:“确实恶毒。”

朱襄给了蔺贽和子楚一个“你俩认真吗”的眼神。

秦王柱忍俊不禁,笑得眼泪都冒了出来:“对对对,实在是太恶毒了,他居然想饿死秦国的长平君!该杀!”

荀子道:“实在是愚不可及,妄丢了性命。”

朱襄转移话题:“吕不韦说,他谈判正进入僵局,真是刚瞌睡就送来了枕头。现在秦军已经在东瓯修建港口和营地,南下练兵就更容易了。”

荀子微微叹了口气。

李牧这是南下练兵吗?算了,统一了中原之后,以太子子楚和公子政的雄心,拿下越地是迟早的事。现在施展“义兵”的手段,总比秦国以往的作战方式强。

“越人好斗,别忘记教化。”荀子提醒,你若缺人,可从学宫多带些人去。鲁国已破,许多儒家弟子来到了秦国,你可将其带走。”

朱襄愕然:“啊?鲁国被灭了?谁灭的?”

“楚国。”蔡泽道,“春申君试图离间你,我以他离间你之事离间他和楚王,说众人皆知春申君见到你后就嫉妒你,并以楚王的名义利用楚国在秦国的人污蔑你,是想让楚王与赵王一样,受众士人唾弃。”

朱襄更加愕然:“楚王信了?”

蔡泽道:“嗯,他信了。”

朱襄心中不免生出了对春申君的同情。

他激将春申君对自己出手,引出秦国中心向楚国的人,以及那些因王位争夺与子楚、赢小政敌对,所以把矛头指向自己的人。

只要能除掉自己,楚王和春申君不会吝啬这些人的生命和地位。

朱襄给了他们足够动手的理由,吸引了他们的视线,让自己的贸易战被隐藏在轰轰烈烈的离间计之下。

离间计是战国正常手段,贸易战可不是。即便齐国曾经做过。

当有人对嬴小政动手时,朱襄这一步闲棋再次发挥了作用。

楚国人和与子楚、赢小政敌对的人利益相同,手段相近,很容易就让秦王联想到两者合作,下定铲除这股势力的决心。

朱襄只起了个头,其他都是蔺贽在做。

没想到蔡泽居然也顺手给了春申君一下,还是用这种神奇的理由离间。

赵王会因为自己而让赵人离心,是因为那时他还算是赵国的“臣子”。去离间一个他国的大贤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若自己真的因离间计而死在秦王手中,天下人只会骂秦王。就像是秦国离间魏王和信陵君一样。

“楚王是不是早就对春申君不满了?朱襄问道,“春申君为了逆转不利局面,所以攻打鲁国?”

蔺贽道:“当李牧东取吴郡时,春申君坚决主战。所以那一战失利后,楚王就对春申君不满。”

朱襄更加无语:“那如果春申君不主战,楚王就拱手将江水以南大片土地送给秦国?那不是更丢脸?”

蔺贽摊手:“总要找个人承担错误。”

朱襄叹息:“希望楚国有好好保存鲁国的典籍。”

鲁国不仅是儒家的发源地,还是周朝宗邦,周公旦的封国,“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东周后礼仪崩坏,周王连自己的直属地都没有了,鲁国成为周朝卿大夫的逃难地,是天下周礼保存最完善的地方,“周礼尽在鲁矣。

这周礼不仅指遵循周礼的人才,也指周朝几百年的典籍。

楚人动手太快。尝到了咸阳学宫的好处后,秦王柱听到了楚国灭鲁的消息,心疼极了。

鲁国与秦国不接壤,秦国又不能隔着三晋去攻占鲁国,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楚国抢了先。

“可能正因为鲁国在周中的重要地位,春申君才会选择灭鲁来讨楚王欢心。蔺贽道,“当日我出使楚国时,楚王对咸阳学宫赞不绝口。或许楚王也想建造一个学宫。

荀子对此嗤之以鼻:“楚国会任用外来人才?”

朱襄接嘴:“楚国如果愿意任用外来人才,屈原就不会投江了。”

众人皆嘴角微抽。朱襄这句话也太损了。

“不管能不能,先做个样子。”蔺贽道,“春申君亲自领兵,应该会保护好鲁国的典籍。”

荀子叹气:“鲁儒们也带了一些典籍入秦,只是数量只占鲁国所藏典籍的极小一部分。

朱襄拍着胸脯道:“荀子,我马上准备和楚国做棉布生意。我去把他们掠走的鲁国典籍买回来!”

荀子斥责道:“满口买卖,粗俗!”

朱襄垂着头听训。

荀子道:“换得后好好整理,让人多抄几份再送往咸阳,以免丢失。”

朱襄乖巧道:“是。”

蔺贽对朱襄挤眉弄眼。荀子就是嘴硬!

“不仅鲁国被灭了,卫国也几乎已经成为魏国附属。”子楚道,“魏王为了挽回逼走魏无忌的威信,执杀卫国国君,立他的女婿为国君。”

朱襄疑惑:“执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