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1章 小强燧发铳【1 / 2】

周一道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一月十九日,未时。

高碳钢一号钻头定型后,燧发枪生产进入正轨,枪支性能的各种测试基本完成。

两把燧发枪,一长一短,静静摆在望云庄书房长书桌上。棕色木托和手柄,银色枪身,散发着迷人的气质,这是属于男人独有的浪漫!

长燧发枪,口径五分三厘,枪长四尺六寸八分,枪重九斤十七两,所用铅弹重一两二分;

短燧发枪,口径四分七厘,枪长一尺六分,枪重二斤三两,所用铅弹重五钱七分。

在尺寸单位上,周熠异常头大,他想推广新时空的米、分米、厘米等单位,可试着讲了一下,工匠全部迷惑不解,连王傅、鸦九等均觉得皇家图书馆不能完全照搬,又不是改朝换代,你福王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书,他都没有改,你为啥要改?

周熠最后妥协,度量衡单位要改的话,必须是到严重影响数字计算、社会效率,才会有推动力去改。现在长度单位大家用习惯了,谁愿意改?好在是十进制,不像一斤十六两、一石一百二十斤这种重量单位,让现代人很不适应。

但是,小数点和阿拉伯数字,周熠正在大量培训,希望明年工匠们能适应并用于书面数据记录。

“尺寸准么?”周熠看着记录燧发枪数据的小册子,这是他在管理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每种钢铁、每种工具、每种燧发枪都要数据测量并登记造册,甚至于冷兵器和铠甲全部要记录造册。

“回殿下,小人反复测量过,殿下可以测量抽查。”林强自信回答,并从棉布单肩包里取出游标卡尺、软尺、硬尺等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是按照周熠设计制作出来的,工业零件加工制作,游标卡尺是标配,没有测量工具,如何实现工业标准化生产?下一步周熠还要推出圆规、卷尺等测量工具。

有了游标卡尺,福王工业集团的工匠全部推行数据量化,不再按工匠经验随心制作各种零件。不按工匠经验随意生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标准化生产,形成标准又意味着什么?量化管理的标准代表效率,代表大规模工业化!

人眼能够判断的精度是02毫米,在02毫米误差范围内的零件,人类都可以手工打磨加工出来,配合卡尺等测量工具,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就能在新时空大杀四方!

假如招一批微雕工匠,配上卡尺和放大镜,不敢想象,精度误差范围控制到百分之一毫米,那将会是如何盛况?工匠师的想象力将会井喷,大周工业未来可期,至少钟表业会立马兴起,大周成年人人手一块腕表不是梦想。

说到钟表,旧时空西方燧发枪的发明人就是一名钟表匠,法国人马汉,他成功研制可靠、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中国明朝火器研究家毕懋康也制作出燧发枪,不过同样的发明,法国的发明家被国王请到宫中,而毕懋康的发明只是被某些书籍寥寥几笔描述,可见中国皇帝的格局,即便皇帝没有格局,工部尚书也该有眼光,遗憾的是同样没有远见!

“嗯!很好,数据都很准确。”周熠用卡尺和软尺亲自动手测量后,温言赞道。游标卡尺让他很得意,但令自己大跌眼镜的是鸦九见到后,居然不惊讶,他说他见过,去江城游历时见过楚墨使用类似卡尺。

还真别小瞧大周墨家子弟,江南道秋水宗是楚墨分支,楚墨是大周墨家的一个流派。

新时空的墨家有人用游标卡尺,让周熠坚信王莽不是穿越的,游标卡尺这玩意儿古人确实早已发明,大周朝就是明例,只是没有大规模工业化,所以游标卡尺没有大范围推广使用。

周熠拿起燧发枪,温柔摩挲枪身,眼中满是柔情蜜意!大周的第一只燧发枪终于在自己手中实现,而且是可以大规模量产的燧发枪!

此次枪管选择的是十五火的准百炼钢,非十八火的百炼钢。十八火的百炼钢太硬,消耗钻头,一根枪管得费掉十多个钻头,钻的时间也得翻倍,看样子只能寄希望于合金钻头。

“跟王傅说一下,还需要招揽老师。”林强的涌现证明文化与算术对工匠的重要性。

“殿下,王傅他们十多天前就出发了,刘进也跟他们同行,您忘了?出发前他特意来望云庄辞行。您还送他八两龙涎香。”高进赶紧提醒,福王脑袋经常不好使。

“啊!”周熠一拍脑袋,搞研发就是如此,日子过得昏天暗地的!是有这么回事,由于在卷益书院放火,烧了不少刘进的宝贝,周熠觉得过意不去,就送他龙涎香和西洲水晶,把这厮高兴坏了!

“那就让钱嫂负责吧。”

“喏!”高进立马转身去办,跟福王久了,知道福王交待的事必须赶紧办。

周熠继续摆弄燧发枪,扣动扳机试验击发装置的灵活性,10斤左右的重量,15米的长度是他按照《世界名枪历史》电子书记录下来的数据,是最优的长燧发枪,便于携带,方便举枪,配上刺刀,拼杀时也足够用。

燧发枪即将列装王府亲军,武器装备肯定要有型号,该如何命名呢?

首先,周熠有冷兵器情节,枪乃百兵之王,从诞生到称雄战场有两千多年历史,声名显赫!内心里面抵触火器用枪来命名,比如西方,人家冷兵器的枪和火器的枪就是两个单词。

要让枪在历史上永远有属于它的位置与荣耀,不应该是一个多义词!

其次,非常冲动想以周熠的名字命名型号,比如中正式步枪,扬名立万,多爽!但冲动很快冷却下来,这样命名不符合周熠多小号多马甲低调猥琐发育的方针策略,只得忍痛排除。

“此新式鸟铳,以后正式命名为小强燧发铳!”第一批燧发铳是林强团队组装调试出来的,历史应该记住他们,工匠精神永存!

林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琢磨为啥叫小强,这名号是不是不太响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