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64章:古有医圣医天下,今有神农解温饱。(二合一章节)【4 / 4】

荀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来工匠营的目的,是因为几年前他交代的杂交水稻事情,已经有了成果。

有句话说的好,开创比继承难了无数倍。

我国神农研究了数10年,才研究出了让全国人吃饱的杂交水稻。

巧合的是,朱瞻圭曾经上大学的时候读过这方面的书籍,对这方面有过一些的了解。

当初穿越的时候,他为了防止自己忘记这些内容,就把关于杂交水稻的培养,记录在一个本子上。

出海的时候,他把这些资料都带进了超市存放了起来。

回到大明,随着地位的稳固手下人才济济,再加上硝酸铵的获得,朱瞻圭便把培养杂交水稻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经过两年的选拔和培养,在去年的时候,第1批杂交水稻正是培养成型。

根据计算,平均下来一亩亩产在400~500公斤。

虽然没有达到神农研究的那种强大的产量,但这在大明已经是让无数人惊掉下巴的产量了。

只不过这个消息没有对外公布,也只有老爷子和老爹朱胖胖,内阁的几位大佬知道。

去年由于朱瞻圭没在家,收割水稻的时候,老爹朱胖胖和内阁几位大佬,是亲自下田割的。

看着那饱满的稻谷以及成片的收成,老爹朱胖胖激动的都哭了,甚至还拿了一穗最饱满的,送到了太庙献给了老朱和祖宗们。

随着杂交水稻的定型,从今年开始,皇家良田将正式全面种植杂交水稻,并且计划在收获的时候,如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将会召集全国各县有威望的老农前来观看,将这个消息公布天下。

“殿下,您来了!”

朱瞻圭刚到达工匠营的一片棚户区,一个晒的黑黝黝的汉子,带着一群老农赢了上来。

“姚师傅辛苦了,各位辛苦了!”

对于这些满心研究默默为国付出的老师傅们,朱瞻圭无论何时,都是给予最高的尊敬的。

前线厮杀的将士是英雄,这些在背后默默研究的人,也是大明的英雄。

朱瞻圭的行礼,让很多人都不适应。

他们只是从各地挑选出来的种田好手,本就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埋头种地没问题,可要交涉等方面还是有点困难。

朱瞻圭也没在意,在众人的带领下走进了培育区。

看着绿油油已经发出来的稻苗,朱瞻圭询问杂交水稻的总负责人老姚。

“这一批,你们培育了多少种子?”

听到朱瞻圭的询问,负责人脸上闪过一丝失落。

“培养的并不多,皇家良田都不一定能供应得上,不育系和恢复系一般人根本就分不出来。每一颗种子的培养,都需要我们一个个人工筛选,想要加大种植的数量,除了加派人手或者是有设备辅助我们,否则我们这些人,只能保证提供给皇家良田。”

朱瞻圭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也明白这些人的难处,没有现代化设备辅助,每一颗种子都需要人工培养,可以称得上粒粒如金。

“你的难处我能理解,你们按照你们目前的节奏继续来,我会在新学方面加一科农科,将来你们会有更多的人才加入。”

说完朱瞻圭拍了拍老姚的肩膀,看着所有人。

“大家的功劳,皇家不会忘记,天下百姓深深的记在心中,你们的付出不会默默无闻。”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朝廷就会将杂交水稻的成果公布天下,而你们将会如神农一样名留青史,让后世子孙赞扬歌颂!”

所有人都激动得面色胀红,幻想着公布的那天,以为自己在这里干农活的家人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会有多么激动。

看着激动的众人,朱瞻圭决定继续添一把火。

“除了名传天下留名青史之外,皇上也给你们准备好了奖励,除了金钱奖励,其中最大的我为你们争取了爵位的奖励!”

“爵位!”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他们没想到种地也能得爵位。

朱瞻圭微笑着看着震惊的众人,拍了拍老姚的肩膀。

“姚伯爷,我在这里提前恭喜你了。”

总负责人老姚,听到这句话,激动的浑身打起了摆子,嘴歪眼斜抽搐的激动道:“殿下,您…您说我…我当伯爷了。”

见到这家伙激动的模样,朱瞻圭哈哈一笑,在其肩膀上用力的拍了拍。

“没错姚伯爷,皇上给你定下的爵位正是神农伯,寓意着你是我大明的神农,而且可传十代,也就是说从你开始,往后十代子孙都是伯爵!”

“神农伯,神农伯,传十代,传十代…”

老姚这个花匠出生的汉子,嘴里念叨着这个爵位,眼圈慢慢的变红,大颗大颗的泪珠落下,最后一下子没忍住,哇的一下扑倒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爹呀,你看见了吗,你儿子要当伯爷了,咱们家再也不是臭种花的了。”

看着趴在地上嚎啕大哭的老姚,朱瞻圭能理解对方的心情。

老姚一家以前是一个大户家的花匠,几代人都给那个大户种植花草。

有一次那个大户弄来了一种名贵的花草,交给了老姚的老爹,结果其老爹没有培养过这种花,失误将其弄死了。

大户愤怒之下,直接命人把老姚年迈的爹活活打死,然后将老姚兄弟和他老娘卖给了他人。

几经周转下,老姚进了商会,成为了金陵商会的花匠。

后来朱瞻圭见其种花种的不错,想到了自己正在寻杂交水稻种植人的事情,便把老姚叫了过去,跟他谈了一下这个事情。

有了父亲的经历,老姚对这种主家专门叮嘱要种的东西,都是十分抗拒的。

毕竟稍微弄不好,就可能会被主家活活打死。

可太孙都已经亲自找他谈了,他要是拒绝了,那恐怕会更严重,所以他只能诚惶诚恐的,和其他几个花匠接下了这个差事。

为了不像老爹那样,因为失误被打死,老瑶是格外认真的做这件事。

或许他的努力和家族传承的天分原因,他是唯一一个完成任务,培养出第1批杂交水稻苗的。

从那以后这个花匠出生的老姚,就成为了大明杂交水稻项目的总负责人。

经过两年多的没日没夜的研究,就在今天,他终于得尝正果,用自己的辛勤和细心的钻研,换来了应有的报酬,彻底的解除了自己奴仆的身份,一跃跨进了大明勋贵阶层。

至于其他功劳差些的老农,老爷子给了他们贵人的身份,享受大明贵族最低的等级待遇,只不过没有贵族的权利和传承子孙的机会而已。

ps:这一章致敬我国伟大的神农袁老。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