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骆常庆就又出发了。
他那批电子表还没卖完,这回还想跑一趟海城,看能不能从那边的鞋厂进批货。
那缎被面还得弄一批,那玩意儿太好卖了,是目前来说都不用刻意推销别人都抢着要的好东西。
也得去穗城进货……
谁能想到上百元的呢子大衣居然能卖的这么好。
直接卖断货!
骆常庆再次感叹,他还是低估这时期的人们的购买力了。
电子表不算,表在很多人眼里毕竟是大件,他这大件又是连百货大楼和供销社都买不到的稀罕物件。
所以卖的好,近两万块电子表卖的还剩三千左右。
当然,销出去这么多也是因为他地方转的多,跨了好几个省才销出去的。
但衣服不一样,在大多数人还愿意扯布赶集做衣服的年代,一件三十好几的毛衣能顶工人大半个月的工资,卖的出奇的火爆。
上百的呢子大衣卖断货。
确实让人吃惊。
缎被面就更不用说了,他特意攒着压着不往外放,想在店里多撑几天,结果就三天,压的那五六十条全卖光了。
还有皮鞋,颜色最火的是白色,其次是浅棕、深棕,最后才是黑色。
只要款式新颖,质量没问题,就不怕卖不出去。
骆常庆抵达穗城的时间是晚上,开好房间,简单洗漱了一下就进了果园。
果园里有包子、熬好的粥,还有腌好的咸菜、咸鸡蛋。
不想出去就进来吃。
屋里椅子旁边还竖着两袋子钱,是上回他拿进来的。
骆常庆提起来去了旁边的杂物间,里头单独收拾出来一块空地,摞的一袋子一袋子的全是钱。
太多了,他得分批往银行存。
也是懒得存。
这时候的钱最大额度才是十元面值的,加上零钱也多,他都没顾上归拢。
上回回家的时候给文霞提了一袋子,十来万,她归拢起来存银行了。
他没跟文霞说倒电子表的事,怕她多想,就说自己在外头转悠倒货随手挣的。
数钱累,可他也不嫌钱多,不趁着这时候多挣两个,啥时候挣?
这时候只要脑子灵活都能挣着钱。
有人倒玉米,半年能挣三百多万。
自己倒电子表,全国各地跨省的跑,能挣上一两百万也不是啥稀奇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