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四十五章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2 / 2】

西米小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外。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

这句话并非吕氏春秋原创。

最初的出处实乃【太公六韬武韬顺启第十六篇】。

原句为: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

老吕的吕氏春秋,确实有够杂的,反正就是四处摘抄精髓。

然而。

尽管吕不韦此举有点那个啥,实际上却起到了百家文化融合的正面作用。

天下文章一大抄。

吕不韦取百家之精髓,弃百家之糟粕,进而汇总成篇。

讨巧是讨巧了些。

却也让儒、墨、道等等学说,在传播层面不再那般泾渭分明,反而是实用至上。

“吕不韦执政首先就啃了硬骨头,对军法进行了改革举措,也就是废除斩首记功,行【义兵新法】,在国际上走王道路线。”

尹尚认为儒家之所以会相对倾向于吕不韦的执政。

原因就在于。

老吕对于【王道】的看重。

东汉哲学家桓谭在其著作的《新论》中有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

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

其说之曰:无制令刑罚,谓之皇。

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

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

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

这段话却正好简明扼要点出了上古帝王治理国家的四种理念。

以“道”为主的皇道。

以“德”为主的帝道。

以“仁义”为主的王道。

以“法”为主的霸道。

其发展历程,道家开派祖师老子中早有概括与定论。

即: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礼,失礼而后法!

由此可见。

百家文化皆起于道,也源于道。

“吕不韦主天道,行王道,执政方向与战略方向都没有任何问题。”

尹尚毫不吝奢的给予了肯定:“毕竟儒家的仁义礼法在中原根深蒂固,【王道】肯定是无比得人心的。至于【天道】……从吕不韦布局逼反长安君成蟜,并以此为理由强行延长秦王的及冠亲政时间来看,吕不韦的天道更多的是让秦王无为,自己有为!”

扶苏:“……”

始皇嬴政:“……”

九卿蒙恬:“……”

……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200);</script><span class="tips1"></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