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二一章 你知道孔子是怎么说的么【1 / 1】

肉都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本在林文远的设想中,这场科学和文学间的对话,是由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主导,张重现在人气高,年纪轻,而且在国外受众很多,所以就让他作陪,算是当个吉祥物。

只不过现在这情况,何克兰因为语言问题跟其他两个人交流起来不是特别方便,情况渐渐地变成话题由张重和杨帆主导。

杨帆说道:“两年前,方可音先生曾经赠送过我一副画,画上有一首小诗,其中一句我记得非常清楚,叫作‘真情妙悟铸文章’。这其实不仅仅描写了文章铸就的过程,也清楚地展现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先要有真情,什么是真情呢,就是你对这个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真情才有努力,之后就需要妙悟,最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进展。”

这个话题,何克兰就插不上嘴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方可音是谁。这倒不是说方可音的名气局限在国内,只不过如果不关注绘画的话,即便是华夏人一般也没听过方可音这个名字。

张重也是因为芃芃学画画,他多关注了一点,所以才知道方可音是谁。

再者说了,方可音的这句“真情妙悟铸文章”翻译起来有些难度,特别是最后的“文章”二字。

华夏人都知道,文章这两个字可不仅仅表示各种文体的著作,它还有广义的解释,比如“学问”、“奥秘”等等等。

想要从法语里面找到一个能代替“文章”的词语,难度非常之大。

何克兰的翻译是从耳机里面听到的,其他人不知道翻译怎么翻译,即便听到了,绝大多数人也听不懂。

张重的法语很差,就算他听到了,也无法判定对方翻译得怎么样,说不定何克兰听到的东西,跟杨帆所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大的出入,这就是翻译的问题,之前何克兰自己还提到过。

何克兰没办法接话茬,张重只能主动开口:“我倒是也想起来两句话,都是法国的谚语,第一句是‘问号,是打开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第二句则是‘想要获得科学知识,就得从字母学起’,我想这两句话用来讲述科学和文学都可以,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最初的动力都是来自于问号,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疑问,恐怕不论是科学还是文学都是做不好的。有了问号,也要有基础,即便是天纵奇才,恐怕也很难有所成就。王忆先生总是谦虚说他识字不多,算半个文盲,有些朋友喜欢叫他天才,我想,即便是王忆先生这样的天才,也不能不识字就写书吧。”

张重调侃了一句王忆,引得哄堂大笑。

在底下,庄语笑着对王忆说道,“原来你这家伙天天说自己文盲是在故意炫耀,偏偏我之前一直没听出来。”

刘源也说道,“古有赵宰相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有你王忆五百常用字做文章,失敬失敬。”

五百常用字这个梗是之前有个学者说的,那个学者在研究过王忆的作品后,得出结论,王忆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华夏文字只有五百个。

事实上,虽然华夏文字很多,但是小说家在运用的时候能用到的也就只有那么几百个常用字而已,不仅仅是王忆,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张重说完之后,方应物感激地看了张重一眼,他其实就怕冷落了何克兰,让场面变得尴尬,而张重现在忽然抛出来两个法国谚语,等于是把话题抛给了何克兰。

同时,他也有些汗颜,明明他才是主持人,活却给张重干了。

果然,何克兰听完耳机里面的翻译之后,笑着说道,“想不到pz连我们法国的谚语都知道,你刚才说的那位王忆先生让我想起了在我们法国的一位小说家,他叫阿德里安,在他的小说里面就很少出现生僻的单词。”

阿德里安在座的都知道,因为阿德里安是前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如今最知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方应物说道,“刚才张重提到了天纵奇才,我倒是挺想问问三位,对天才有什么看法。在大家眼中,三位肯定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我是相信天才的存在的。不知道三位信不信。”

张重笑道,“在我看来,杨先生跟何克兰先生肯定是天才了,两位都获得过自己行业中最崇高的桂冠,这本身就是天才的象征。”

何克兰却笑道,“我想,要说天才的话,杨先生跟pz应该更符合一点,像我这样的,不过算是个幸运儿罢了。”

张重在心中默默笑了笑,要说幸运,十个何克兰都没有自己幸运。

如果说天才的东西都是上天给的,那张重也算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本身就比别人拥有得更多。

听到天才这两个字,杨帆呵呵一笑,“其实天才有很多,只不过大部分没有好的运气。何克兰先生说他是运气好,其实谁又不是运气好。如果不是运气好,再优秀的天才也会被淹没在人群当中,我们现在的教育还不够完善。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教育模式是完善的,所以大部分天才都少了点运气,他们缺乏引导他们发展兴趣的人。”

杨帆提到教育,方应物也就顺着说了下去,“正好杨先生提到人才培养的事情,我就想问问三位,对现如今的华夏教育体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听到方应物提出这个问题,张重眯了眯眼睛,没有开口。

这次是何克兰先说话的,“我其实对华夏的教育体制不太了解,既然是不了解,也给不了什么建议了。我想在座的其他两位,杨先生和pz应该会有一些好的见解。”

杨帆往后靠了靠,先是看了看方应物,再又看了看张重,说道,“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子路和冉有先后问孔子同一个问题,而孔子给他们两个的解答却不一样。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会这样,方应物先生,你知道孔子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