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四十五章开科举,选拔人才【2 / 2】

橘猫也是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事后别人还不一定能找出毛病。

“吴王府杂事太多、牵扯太广,不熟悉的人怎么能让他随便进出王府?”朱橚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生意我只是替父皇看着而已,皇室开销甚至是部分军需都要从这里面出,怎么可能随意让陌生人参与其中?”

徐妙云点点头。

没有再说什么。

吏部考核官员,人事任免、变动频繁,最为辛苦的还是老朱。

老朱突然觉得人才太少了,不够用。

一个考核优等的官员往往是几个部门争抢,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具体给谁太难决断了。

老朱和马皇后来吴王府听故事的时候说起来此事,又道:“老五啊,我现在天天为朝堂上的事情头疼,也只有来你这里的时候才能得到片刻的放松!”

朱橚心中一动说道:“父皇,既然为人才犯愁,为何不开科举广纳人才呢?”

老朱眼前一亮,但随即暗淡了下去:“咱们大明也不是没有开过科举,可是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都不顶用啊,不给我找麻烦就不错了,哪里能给我分忧啊!”

“父皇,科举不是不行,而是咱们大明开国时间太短,人才储备不足,你想想以前开科举的时候咱们是怎么做的,一旦考上了进士就能做大官,这怎么行?”

“人总是需要历练的,谁也不是生来就能当官,科举上能取得好名次也不见的就一定能当个好官。”

“科举还是有必要的,这样也能给天下读书人一个希望,至于考中以后该怎么用,那就是朝廷要考虑的事情了,不如因袭唐宋制度,先将那些进士放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上慢慢的磨练,等到他们成熟了再委以重任!”

朱橚娓娓道来,问道:“父皇以为意下如何?”

老朱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不过重开科举可是一件大事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

老朱向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将朱橚所说的话告诉他们。

李善长等人大喜。

其实。

他们早就觉得应该重开科举了,只是摄于老朱的威严没人敢提起而已。

毕竟。

当初暂停科举可是老朱的决定。

重臣们拥护,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朝会上。

左相李善长突然提出要开设科举,选拔人才之事。

文臣们附和。

武将也不反对。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很快。

老朱下旨三个月后重开科举。

承认洪武四年以及以前的所有功名。

不过。

元朝的进士功名不在这个范围内。

元朝的秀才、举人可以以同等身份参加科举。

进士则要以举人的身份参加会试、殿试,重新进行选拔。

消息传出来以后读书人沸腾了。

整个大明都沸腾了。

各省各州都在准备科考事宜,无数有举人功名的人开始汇聚京城准备参加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