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直忙活到大半夜,一切准备就绪。
不不过一夜功夫,通过模具的印刷,书中的内容背一遍又一遍的复刻出来,将这些内容修订之后就是一本新的书。
朱瞻基高兴的拿着这些书去找朱棣,展示自己的成果。
“皇爷爷,我成功了!”
要知道,他复刻的那本可是孤本,一夜之间,竟凭空多出了几十本不止!
朱棣瞠目结舌,一遍又一遍的确认上面的内容,的确和原书中一模一样!
“你是怎么做到的!”
朱瞻基笑道:“自然是昨日跟您说的印刷方法。”
“效率高,速度快,而且还不用担心错字。”
如果采用手抄的方法,一页纸不能超过两个错字,否则就得重写。
消耗时间而繁琐!
朱棣喜出望外,不禁连连赞叹:“不愧是朕的好圣孙,若是能将这些书本复刻,便不用再担心被偷窃。”
“如你昨日所说,,这些书本也可流入寻常千万家,让百姓们都能看得了书,看得起书!”
朱瞻基提议道:“皇爷爷,您可以设立一个印刷厂,负责复刻这些书然后出售。”
“没有了多余的人力成本,这些书的价格自然也低,老百姓消费得起,您也可以有对应的收入。”
这种事情,其实对于朱棣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天下多少有才华之人,藏匿于市井之中,却苦于无柴米之炊所以埋没。
如果书籍广布天下,有读书志向者便也成了有能力者。
“陛下还可以在各地设立图书馆,若实在有些舍不得花钱的,那就让他们入馆内免费看书,但是不能带走。”
带着就会花钱了~
朱瞻基要做的,便是调动天下人读书的积极性。
朱棣欢喜雀跃,连连点头:“好主意,如今有制盐厂的经济条件,这些不在话下!”
“好小子,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恰在此时,纪纲匆匆而入,神色间多有愤慨。
“陛下,那安南交趾之人实在欺人太甚,他们居然!”
“说。”
能够让纪纲都如此愤慨,看来这次跑一趟,他受了不少委屈。
只听纪纲回应道:“臣试探粮价,他们居然狮子大开口,要以五倍的价格卖给咱们?”
“他们还真敢要啊。”朱棣冷哼一声,“地方不大,胃口不小!”
纪纲双手抱拳:“陛下,这些人分明就是趁人之危。咱大明就不是没这个条件,索性直接踏平那里,也无需跟他们客气!”
如果昨日没有去找朱瞻基解惑,朱棣与肯定会比纪纲还要愤怒。
只不过此刻,他不怒反笑,和朱瞻基对视了一眼。
“由更和气的方法解决,为何要大动干戈,岂不伤了两地友谊?”
耗时耗力不说,万一他们鱼死网破,把粮食烧了怎么办!
“关于安南之地,朕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你再跑一趟,将这封诏书送到他们国主手中。”
既不剥削他做国主的权利,又能让大明从中获得便利,同时收复这片土地。
“遵命。”
纪纲离开之后,朱棣便将印刷厂的事情交给西厂办。
一切交代完毕之后,朱元璋随着朱棣住了花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