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姚广孝都这么大把年纪,他真担心自己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却没有继续追求深入的机会,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对于这样一位求知者来说,那无疑是一种最残忍的折磨。
朱瞻基耸耸肩,“以前我做出这些书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们不会被理解,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有些事情本身就应该尊重循环经济,既然一件事情出现,那就必须要有他出现的理由。
如果一开始就出现而不被接受,那么他必定是失败的。
现在是一个好时机。
面前这些夫子们,他们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新思想,可以深刻的领悟书里面的内容。
“回头我会请示皇爷爷,让他将这些书作为现在学生们的教材,让学子们都纷纷学习。”
“不仅不会耽误文学,其他的也不会落下。”
一千个人里面,或许就存在一个天才。
有人精通制造,有人精于农耕,也有人基于政治。
孔子有言,因材施教。
在单方面的领域不行,不代表他这个人没有可取之处,只是还没有发觉到他自身的优点而已!
众人深受感触。
“说的好啊,想不到殿下年纪轻轻,看的却比咱们这些老家伙还要通透,实在让我等心悦诚服。”
“对不起,确实啊,您这种心态和对学习的认知是许多人都达不到的高度,就连我等也自惭形秽。”
众人皆连唉声叹气,更多的是因为愧疚。
“若是我们早点认识殿下该多好。”
这是众人共同的思想。
只可惜以前那些学生,有人一跃成龙,有人堕入泥潭。
他们就是天生的无用之人吗?
不对,是因为他们做老师的没有洞察学生能力的眼睛。
朱瞻基虽然年轻,可他却心如明镜!
众人的一致认可,也是队朱瞻基最大的赞赏。
“多谢各位前辈的秒赞,从今天开始,我这教学生涯也算是到头了,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好好的教授其他的学生们。”
“同时,也认真钻研一下课本上的内容,虽然都是很浅显基础的知识,可或许能够助你们挖掘更深层的含义。”
未知的事情都是被人一步步挖掘的,说不定在做之人中就有那么一两位天才呢?
这还用朱瞻基说吗?他们都已经做好连夜苦读的准备了!
既然做了老师,那就必须得有这个能力和资本。
先不说挖掘深邃的知识,至少课本上这些浅显的道理还是要融会贯通。
所有人对朱瞻基行了师生间的礼仪,这次的学习也告一段落。
朱瞻基大大伸了个懒腰,如释重负。
“和尚,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我总算是可以轻松了些。”
他扭动着身子,当即就来了一套健身操,这是扫除疲劳最果断有效的方式。
姚广孝满脸欣慰,“你的教学是结束了,只是咱们大明朝莘莘学子,他们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只要他们学得好,那大明的未来也就可以有所期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