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望的过路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甚至对朱元璋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人人都知道朱元璋虽然会打仗,但是在动脑子这方面有所欠缺。
可刚才的一番见解,是他们没有听过的新说法。
朱标也没说话。
这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朝廷到底能不能支撑到信用发行。
要知道。
朝廷拿出来的宝钞,前期都是要自己先垫钱的。
旧币流转到朝廷手中,只是一堆废纸了。
发行新币,本来是件好事。
现在反倒给朝廷这么大的压力。
朱元璋问的问题。
已经先入为主,代入到了货币的信用之中。
否则的话。
他是问不出来这种问题的。
反正他是大明的皇帝。
下一道旨意,强行发布。
朝廷没钱了。
印发宝钞就行了。
而在历史上,他也的确这么干过。
代价就是,货币贬值。
百姓手上没钱。
民不聊生,对朝廷的信用程度大幅下降。
最后大明宝钞被弃之敝履。
依旧是白银铜钱为主流。
“父皇,你的意思是?”
朱标顿了顿,问道。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手扶着龙椅的龙头,道:“这个想法不是高熙提出来的吗?”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这小子鬼点子多。”
“咱根据他的回答,延伸除了这个问题。”
他似笑非笑,有点儿奸计得逞的意思。
“这个专业的事情,还得落在高熙这个专业的人身上。”
“他提出来的货币理论,那他肯定就能让这件事变得更完善。”
朱标有些诧异。
迟疑道:“这,高熙能行吗?”
朱元璋有些得意地说道:“你刚才跟咱说的,高熙的话。”
“人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话咱觉得甚是有理。”
“用在高熙身上再合适不过。”
“咱就大胆的在他身上做假设。”
朱标:“”
这可真是活学活用。
把刚才自己告诉老朱的话,原封不动的掏了出来。
闻声。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
难怪他们突然觉得朱元璋有文化了,原来是朱高熙在背后出点子。
李善长更是被朱元璋说的话瞠目结舌。
合着这一套东西都是朱高熙提出来的。
他细想了一下,觉得也很有道理。
比起宝钞。
让他更难以理解的是,朱高熙小小年纪怎么会懂得这么高深的理论?
又是大炮,又是宝钞的。
看似脱离现实,很假大空。
但是落实下来,又很有成效。
这小子当真是不凡啊!
【ps:小弟跪求鲜花!评价!!月票!!!只要数据上去,小弟加班加点,绝对给各位帅比们更上去,拜托拜托!!!!!!】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200);</script><span class="tips1"></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