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三十七章 又是朱元璋孙子的杰作?【2 / 2】

张望的过路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总之,只要能保住他一条命就好了

而徐达则是满不在乎开口道:“陛下,这银行贷款什么的咱也不懂,你找来文臣就行了,找咱过来这不是让咱难堪呢。”

“你啊你,真是没点儿上进,好歹是国公,国之柱石,怎么能说跟你无关呢。”

朱元璋见李善长和胡惟庸如此支持,也是心情不错。

至于徐达嘛,那就更不用说了。

本身就是自己的结义兄弟,更重要的是能伸能屈。

看起来只是个莽夫,可实际上小心谨慎,明哲保身的能力一点儿也不比刘伯温差。

自然也会毫无条件的支持自己的举措。

而让这两文一武达成共识,再加上刘伯温这个奇才,在旁出谋划策,接下来自己推行银行和贷款,必定能轻松很多。

朱元璋将银行和贷款的事情说给几人听。

“哎呀!这可是好办法啊!”

一听这话,徐达却是瞪大眼睛,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

“原来这民间钱庄如此可恶,他娘的,就应该严惩这些人,老子一个月去哪给他弄那么多利息?”

“这银行和贷款的政策,真乃千古奇策啊!”

李善长听完之后,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他见识可是比徐达多得多!

李善长从自身谈起,结合过往看过的史书,再加上从政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经验。

立刻就知道,这样的政策放在哪一个朝代,都绝对是能行得通的千古良策。

透过现象看本质,每一个朝代覆灭,都是因为吃饭和钱的问题。

没有钱就买不起饭,吃不上饭百姓就要饿肚子,饿肚子就要造反。

这样的农民越来越多,一个朝代,也就此走向毁灭

可这样的政策一出台,的确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市场的经济也能很好的运作下去。

别的不说,贷款能让百姓手头上有些钱。

种地也好,买牛也好,至少能让普通老百姓留下足够的口粮。

就这项政策,也能让大明延续百年!

一时间,他甚至有些自行惭秽。

朱元璋读的书不多,居然能想到如此绝妙的办法。

而自己多了那么多书,在这个问题上居然没找到什么好办法。

根据现在大明的局势,他觉得这是当下唯一可行的办法!

“此策,当真是千古一策啊!”

李善长神色严肃的说道。

而话音落下,他就是微微一愣,然后悄悄看了朱元璋一眼

这政策,如此精妙,朱元璋之前可是没跟自己讨论过啊

而且这等政策之中,却是透露着一股子大胆的想法,难道又是朱元璋孙子的杰作?

此时,朱元璋也是笑了笑,道:“而且此事,还真得你们做个表率才行。”

“表率?怎么表率?”

徐达四人面面相觑,都有点儿懵。

“呵呵,说起来也简单。”

朱元璋笑了笑,他早就开始徐徐图之。

接着娓娓道来。

“想要成立大明帝国银行,就要投资很多钱,然后才能有储蓄,贷款这些业务。”

“国库紧缺,拿不出更多的钱,你们看这件事怎么做比较好?”

【ps:求鲜花!评价!!月票!!!小弟保证保质保量更上去,数据对作者太重要了!!!新书期间,拜托大佬、帅比,动动指头,点点数据】

<script id="halfhidden_script">("nod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2");settimeout(function(){("nodeend")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span style=\"background: url(//sfaloo/wap/images/newwap/first-page/backpng) no-repeat center center/100 auto;width: 012rem;height: 023rem;display: inline-block;margin-left: 01rem;vertical-align: middle;transform: rotate( 270deg );-webkit-transform: rotate( 270deg );-moz-transform: rotate(270deg );-o-transform: rotate(270deg );-ms-transform: rotate(270deg );\"></span>")},200);</script><span class="tips1"></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