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的蚍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比他这个县令要积极得多。
天还未亮,李铃铛就起床出门。
一直到天黑才回府衙。
可以说他们夫妻这几天跟分居差不多。
倒是杨盼儿没什么事,她堂姐的情绪转好。
在府衙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
只看陈大人如何决断。
良村距离县城有六七十里地。
他本以为过了官道后,前面又该是颠簸路段。
当马车在岔路口转弯后,发现这段路比官道修得还要讲究。
两侧绿树成荫,那些树木明显是人工栽种。
宽阔平整的青石大道,轻松可以并排下三架马车。
在古代修建这么一条路,所花费的银子和人工可是巨大的。
附近的乡民自然没有能力做成此事。
“大人是不是觉得这条路,比县城都要阔气。”
“前面那几任县令都不是傻子。”
“他们也清楚修路才能造福乡里。”
“但他们修路跟大人不同。”
“大人修路是一心为公,想让所有樊城百姓都不再走泥泞路。”
“那些人修的是官路。”
杨盼儿不解道:“此处又不是青州通行的官道,为何要再开一条官路出来?”
“他说的官路,跟你理解的不同。”
老侯笑道:“大人英明,确实大不相同。”
“这条路一直通向良村,周边乡民还有几条小路可以到县城。”
“平时只有去往良村的人,才可以从此路通过。”
卧槽!
还真够霸道的。
这种特权恐怕也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吧!
好端端的一条路,竟然不让乡民使用。
难怪这一路连个人影都未见过。
“凭什么?”
杨盼儿气愤道:“路又不是良村人修的。”
“官府花钱修路,原本就是老百姓的税赋。”
“这么好的路摆着不让乡民使用,岂不缺德。”
“妹子可别乱说。”
老侯扬起马鞭,狠狠抽了一下马屁股。
幸好四下无人,若这些话被良村人听到。
他们可能连村子都进不去。
“良村人才辈出,听说朝中就有二十多个官员出自这里。”
“那些县令愿意掏钱修路,还不是为了巴结人家。”
“在地方上规矩这种东西一直都存在。”
“那些乡民你就算请他们走,他们也没这个胆量。”
“等会儿到了良村后,妹子管好自己的嘴。”
“他们那里的人,对女子身份可不友善。”
马车一路疾奔,本来三个小时的路程。
用了一半时间就到了那座传说中的古村。
陈平笙来之间通过荀国了解一部分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