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的蚍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小子有种!
徐渭挤在人群里,听到刚才那番话也觉得痛快。
在他看来读书当学以致用,造福黎民百姓。
而不是觉得自己读的书多,就要高人一等。
樊城能从贫穷走到现在的繁荣。
靠的是这些不辞辛苦过来做生意的商人。
换他是地方父母官,也会知道谁更重要。
陈平笙并非蛮横无理之人。
三个老头千里迢迢过来,他还是打心眼里佩服。
古代的路况有多颠簸,他是体验过的。
上次去沙县,几百里路差点要他半条小命。
“陈大人,老朽莫青离。”
“在书院教过几年书,今日来樊城凑个热闹。”
“你想颠倒乾坤,老朽无力阻挡。”
“这关乎于整个天下的伦理秩序大事。”
“非某一人可以决断。”
“我们三人专程从京都过来,想劝大人三思后行。”
“莫要做蚍蜉撼树之事。”
他对莫青离印象不错。
反对在意料之中,换成自己从小生活在古代。
接受古代的思想教育,他也可能会反对。
大家都是男人,总要自私地享受点特权。
实现绝对的男女平等基本做不到。
他只求让女子能有基本的权利,少一些杨双儿和王氏那样的悲剧。
“在莫夫子看来,蚍蜉撼树或许自不量力。”
“我却另有一番想法。”
“小小蚍蜉,自然不能撼动大树。”
“可莫夫子想过没有,天下女子占一半。”
“倘若这千千万万的蚍蜉撼动大树又会如何。”
“规矩从来都是人定的,千万别拿古之圣贤说事。”
“难道圣贤就不需要吃喝拉撒。”
“他们不过也是血肉之躯的凡人。”
“既然大家都一样,凭什么千年的规矩由他们来定。”
“难道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就一定对吗?”
“倘若真是如此,我敢问莫夫子,读书所谓何事。”
大逆不道!
张天顺是个暴脾气,恨不得拍案而起。
一个朝廷官员怎么能说出此等无知之话。
连古之圣贤的教导都怀疑。
“哈哈。”
“陈大人提的问题很有趣。”
“在老夫看来,读书最基本的要求是明理。”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具有更高的思考能力。”
“可以保持有序的人伦之道。”
“对。”
“读书明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