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30章 知遇之恩【2 / 2】

文化小天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老师有办法,那便让他去做吧,老师办事我放心。”

“言归正传,听说公明兄一直住在城中的一个破落小院,如今你高中探花也是时候从那个小院搬出来了。”

原来他们身后的这个庭院便是李治精心为柳公明所挑选的新家,这处院子不大不小,倒也算雅致,在长安城中算得上体面。

谁知柳公明却委婉拒绝道:“太子与张先生的好意,公明心领了,只是公明已经打算就住在原来的破院子里。”

“你这是野猪住不得好猪圈。”

张知易这个十分怪诞的比喻惹得太子和柳公明都发笑起来。

“公明恐怕要辜负太子和张先生的好意了,我认为即便发达了也要忆苦思甜,住在小房子里可以提醒自己有许多老百姓依旧过得比自己还要差。”

柳公明的眼睛虽然被打肿了,但依然让人感受到他那坚毅的目光。

这番慷慨陈词,让张知易和李治都不由得尊敬三分。

“我就说他不会住这。”张知易说道。

“还是老师比较了解公明兄。”

“他这种榆木脑袋的读书人就喜欢认死理,读了几条圣贤大道理便当作人生格言。”

柳公明没有反驳,只是低头笑了笑。

“若是每个读书人都能像公明兄这样,那便没有欺压百姓的官员了。”

“比公明更有才华的读书人比比皆是,只是没有公明这份幸运能得到太子的举荐。”

柳公明寒窗苦读这十年来结识了不少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他们的才华和观点都让柳公民自愧不如,然而许许多多的读书人一辈子也没办法考过这科举。

听柳公明这么一说,李治越发觉得将科举完善并大力推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既然公明兄不愿住在这庭院里,那便将它改为一处书坊,印刷四书五经,先贤著作,以低价卖给老百姓,二位觉得如何?”

“太子殿下竟能体察到民间读书人获取书籍的困难,真是天下读书人的幸事。”

穷乡僻壤出生的柳公明,原本以为京城的达官显贵都是高高在上,更别说这位太子殿下了。

然而李治却愿意为了穷苦的读书人开办书坊,这让柳公明不由得羡慕后辈读书人,从此以后读书可能就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这都是老师的教诲,我大唐正是需要许许多多像公明兄这样的有抱负有理想的读书人。”

张知易站在一旁,看到李治提起自己,也得意起来。

“这算什么,我还要将书院私塾开遍大唐各地。”

这样的理想,柳公明幼年时期也曾经想过,自己若是能入朝为官便会尽自己的努力让家乡那些穷苦的兄弟姐妹,都能有机会进入私塾上学读书。

反而民间的私塾书院数量少之又少,能上私塾书院的也大多家境优渥。

如今听到像太子这样有权有势的人有为底层老百姓读书提供便利的想法,柳公明的眼角泛起了泪光。

“公明兄对日后的仕途有何打算?李治也许能帮上点忙。”

“不必了,这朝廷本来便是世家贵族盘踞,山头林立的格局,我不能像他们那样,也为了不让太子的清誉受损。”

柳公明拒绝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堂堂正正地做一位好官。

“天色已晚,在下先行告辞,太子和张先生保重!”柳公明抱拳作揖后便转身离去。

柳公明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却走得如此坚定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