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64章 特殊的学生【1 / 1】

文化小天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孙无忌带领的修订律法几位官员进驻书院以来,那间教舍变成了张知易的上课场所。

那十几名学生拿着纸笔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这些学生的当中有的人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便是县里的县令。

而如今书院里这些官员最低都是五品大员。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伦理道德和律法相结合,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张知易趁着和大臣商谈的空档给学生讲解。

那些修订律法的官员翻着卷宗,看张知易没干活忙着给学生讲课纷纷摇了摇头。。

这十几名学生是听了张知易讲课几十天之后留下来的,他们对张知易的理论深信不疑。

自从张知易喊了朝中好几位大员来到书院里,这十几名学生也成了书院里面众人羡慕的对象。

这十几名学生心中也生起了参加国家大事的那种自豪之情,正如他们的张先生在课堂上时常对他们说的,为振兴大唐而读书。

长孙无忌奉命去寺庙上香为灾民祈福,为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祈福。

结束了祭祀长孙无忌回到长安城中他并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到了书院来审查修订律法的进度。

这一进门长孙无忌却发现张知易在给他那十几个学生讲课。

长孙无忌瞬间板起脸来。

“张先生让我把官员带到书院来修订律法,可不是为了给你们的学生上课的。”

学生们看到长孙无忌的到来,纷纷想要跪下行礼但却被张知易制止住了。

“唉,你们拜他干嘛?自古以来秀才不败官,你们是大唐的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风骨。”

长孙无忌虽然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但此时还是不忘吐槽张知易。

“区区跪拜之礼就能体现风骨,张先生的风骨可真廉价呀。”

面对长孙无忌的拆台,张知易依旧厚脸皮地笑道。

“长孙大人可来得真不是时候,我正跟学生讲作为立法者不能为了讨权贵的欢心,要顶住各方压力,以事实出发,兼备情理,修订公平合理的律法这也是作为读书人的一种风骨。”

“那在张先生的协助下,律法修订的如何了?”长孙无忌看向正在忙活的官员。

那官员起身作揖说道:“启禀长孙大人,张先生让我们将前朝的贞观律一字不差的都列出来,编撰成册。”

合着忙活了几日,张知易只是叫人将贞观律完完整整的抄下来,这是哪门子的修订律法?

“张先生帮我让我把人叫来书院不会是为了抄书吧?”

张知易让学生坐下,自己走向那几个修订官员当中,拿起刚刚收录好的贞观律全本。

“当然不是,只是前朝的贞观律已经初步完备,我朝律法只需将贞观律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即可。”

“那你当初信誓旦旦的跟太子说要修订一部完备详细的律法又是怎么回事?”

“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和这部律法本身一样重要。”

学生们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这对于整个大唐极为重要的律法是如何产生的。

“长安、地方县城的在公堂判案中对律法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中明法科考试也无统一的权威标准,要想这部律法更好的推行下去,那做注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长孙无忌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其实这些问题在他心中一直存在,可是修订律法这种大事没有皇上开口谁又敢擅作主张?

谁知张知易却让李治非常积极地组织人去修订律法。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是喜闻乐见了。

“那便依张先生所言,在总结前人的立法成果和经验在贞观律的基础上,去修订新的律法吧。”

既然长孙无忌都发话了,那几名官员也连忙着手于注释律法的工作。

一旁的学生们也见识了影响整个大唐的律法的产生过程。

张知易将学生们带出了这个临时建立的办公室。

“你们先休息吧。记得将今天所见所闻都好好记在心里,这是一次宝贵的见闻和经验。”

众人散去,可钱自敏依然没有离开,张知易见他似乎有问题要问便说道。

“怎么?你还有事情想问我。”

“先生,学生以为立法固然重要,可这立法能不能执行却是另一回事。”

“律法为何不能执行呢?”

“在律法之外还有更强大的力量。”

张知易心领神会了,这律法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皇上的权利和地位。

“那又能怎么办呢?君臣父子,乃天命不可违抗。”

钱自敏沉默良久,心中似乎下了决心,便对张知易说。

“先生肯定有比四书五经更加实在的知识。学生不才。还请赐教。”

张知易十分惊讶对他说道。

“怎么,你不想读圣贤书了?”

钱志敏一脸认真的说道:“自从先生上次和我们说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道理,我回去思考良久,这些圣人的经书都是所谓的先贤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闻总结出来的道理。但这些道理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适用,却有待商榷。”

“孺子可教也。”

“可有比这圣贤诗书更加贴近现实的知识吗?”

张知易望着钱自敏这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沉思良久。

“好吧,你可听说过算学?”

“算学?先生觉得我应该去考科举当中的算学而不是考进士吗?”

张知易摇摇头说道:“这真正的算学远比你们所知的算学要高深得多,除了算学还有物理化学,这些都是从事物的本源出发以事实为基础的学问,算学正是这些学问的基础。你要想掌握这些学问,那就必先从算学开始学起。”

钱自敏深以为然,心中下定决心要按照张知易所说去求学。

顿了一会儿,张知易接着说道。

“可是这些学问并不能帮你做官,你有可能一辈子籍籍无名,你可愿意?”

“若是能求得真理。做一辈子平民百姓又何妨。”

张知易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耽误了这个学生的一辈子的前途,犹豫再三,终于对钱自敏说道。

“那你每日放学便来找我,我教给你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