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小天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知易知道这一场灭国之战有多漫长,还得打二十多年才算完。
他等得了吗?
现在张知易出手,大唐已经开始提速,外部环境不能拖后腿。
张知易急,是因为一旦没了他,大唐就真不好办了,也不是说自己多么厉害,那些事物是大唐没有见过的,只有张知易见过,有他,大唐就少走弯路。
所以能不急吗,再弄个二三十年,张知易不能接受。
李治也急,他才登基,而朝堂百官拿来做对比的就是李世民。
他能跟自己亲爹比吗,显然不能,那是千古一帝,他这个皇帝的光芒甚至都被武媚娘掩盖了,不是同一档次的,只怪他爹太猛。
所以,李治也要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手腕。
否则在朝堂上,一旦他说什么,百官就说先帝如何如何,怎么破?
要个个皇帝都是李世民,那不用一千年都打出蓝星了……
不现实的嘛。
所以张知易暗示,想让朝堂百官同意出征很容易,就是高句丽在边关惹个大的,倒时朝堂上群情激奋,李治想不出兵都不行,这才是艺术。
那么,要怎么才能让高句丽在边关搞个大的呢?
“老师可有完整的对策?”
“已经有眉目,你也别急,过完这个年,就清晰了。”
“好,那就交给老师了,但凡有什么想法,就放手去做!”
等不及了,此时的李治是很膨胀的,他不觉得天下有谁是大唐的对手。
他膨胀也正常,一战前,那群西夷都很膨胀,说打仗一个个窜得比谁都高。
但经过了两次大战后,他们开始反战了……真实而残酷的战争让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热衷于打仗就是因为没输过大的。
不带感情地看历史,都没有对错,国与国之间就是丛林法则。
得到了张知易的准信,李治也兴奋起来,又说了几句,兴冲冲地进行他的封后大典去了。
三娘觉察出了张知易的索然无味:“先生兴致不高啊,封后不是喜事吗?”
“没什么可喜的,你想看皇后?”
“嗯,毕竟那是皇后,她得和一般人不同吧……”
“可你若是知道,五年以后,她就被废了呢?”
“啊……先生又算到了?”
三娘震惊,张知易平平淡淡地说出那么大的事,还是在皇宫里!
如此大事可不能瞎说啊,但张知易就是有如此自信,谁让他是名士呢,一般这么说话的人,不是高人就是疯子,显然张知易不是疯子。
她又问:“那先生不管管?”
“这有什么可管的,人家里的事,不好说什么。”
张知易可不会自作主张改变这个格局,甚至连武则天登位他也不想干扰,如果未来发生了格局性的变化,那他就无法预测了,首先是这点不利。
再有这真是李氏皇朝的家事,对人家事说三道四不好吧……
“那先生为何要告诉我,万一我给说出去了呢?”
“那你得问问自己,会不会说出去?”
张知易笑了,三娘也不傻,这年头人思想都成熟快,她就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了,张知易不怕她说出去,因为这事过于离谱,谁能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