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紫蜀道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很显然,他们跟踪自己啊!
想到这,朱元璋攥紧了拳头。
如果仔细听的话,甚至还能听到朱元璋那拳缝之中,传来的咯吱咯吱的声响。
朱标此刻,也是眉头紧锁。
他的想法,与老朱的不谋而合!
都是。
这群人,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暗中对视了一眼。
父子俩仿佛心有灵犀一般。
同时缓缓点了点头。
下一秒。
朱元璋又坐回了龙椅之上。
皱着眉,道:“你们说,这沛县知县,鱼肉百姓,贪污成性,将沛县治理的一团糟?”
“还十室九空?三年以来,颗粒无收?”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
朱元璋低头想了想。
接着又啧了啧舌,看向一旁的朱标,道:“嘶!对了,标儿。”
“上回,你看到的赋税情况,那沛县缴纳了多少税粮?”
朱标记性也好。
立马拱手道:“回禀父皇。”
“洪武二十四年,沛县上缴税粮一万石,税银九千两。”
朱元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接着道:“那其它的呢?”
“至于其它的……”
“去年修缮长城,沛县出徭役千余人。”
“北伐时,又出徭役千余人。”
朱元璋缓缓点了点头。
紧接着,他又转身,看向身后的群臣,道:“都听到了?”
“这沛县……也没你们口中说的那般不堪啊?”
方孝孺闻言,却又开口道:“皇上!”
“此等数字,也仅仅不过是数字罢了。”
“那沛县县令,三年以来,贪污无数!”
“所获钱粮,数不胜数!”
“每年拿出来一些,糊弄糊弄户部,还是做得到的!”
“至于徭役,他大可以花钱雇佣流民,来充当徭役!”
听到这,朱元璋眉头又皱了皱。
说实话,他现在是该哭还是该笑都不知道了。
这群人,在诬陷咱大孙子之前,就没好好调查过一下沛县吗?
这慌撒的,谁信啊?
沛县的富庶,早已经流芳远名!
老朱上一次微服私访回来的时候,在应天府的大街上,都能听到有人在讨论沛县。
甚至有民间百姓,一度怀疑,朝廷将这沛县治理的这么好,这是打算要迁都沛县啊!
这群官员,到底是忽悠自己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