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紫蜀道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目前,乌斯藏地区可用的兵马,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
而这一万人,还十分的分散。
很容易遭到敌人们逐个歼灭。
现在的问题,其实并非是调动多少人去的问题。
而是,后勤补给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乌斯藏养兵,你得花养十万个兵的钱,才能养活一万个兵!
光是后勤补给,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乌斯藏又地处高原。
可耕种的土地,更是少之又少!
除非,铁路能修到乌斯藏。
不然一切都白搭。
可现在,铁路往西,最多不过到西安府而已。
在往西去修,人手也不够了啊!
大部分人手,现在都在漠北跟着蓝玉的大军后修呢。
吏部尚书这时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皇上,微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闻言,立即点了点头,道:“说!”
“微臣觉得,想要彻底控制乌斯藏,就必须要彻底改变哪里!”
“在乌斯藏,设置州、县、府。”
“在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吏前往乌斯藏,同时,在乌斯藏建立私塾,允许那里的人们参加科举。”
“彻底汉化当地人,便是最优解!”
“现在,乌斯藏当地的百姓,对自身的身份,没有什么认同感。”
“在他们眼中,当大明朝的人,与当其它小王国的人,都没有任何区别。”
“但如果,我们能够将咱们的文化,深深的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也便有了身份上的认同感。”
“如此,便可彻底控制乌斯藏地区!”
朱元璋一听。
立马来了兴趣。
想不到,这吏部尚书,还真有点办法。
现在,朝中出现了两个派别。
分别是以兵部尚书为首的主战派。
以及吏部尚书为首的同化派。
主战派认为,如果将乌斯藏的百姓,灌输汉人思维,在允许乌斯藏人参加科举,极容易复刻唐朝的安史之乱。
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那群外族官吏们,若掌握大权的话,那可就不得了了啊!
所以,坚决不允许他们进入汉土,担任汉官!
但以吏部尚书为首的主和派。
包括礼部的人在内,都认为,应该和平解决此事。
增强乌斯藏地区百姓们的身份认同感,才是彻底统治他们的基石。
而朱元璋,说实话。
朱元璋两边都想选,也都不想选。
说实在的,朱元璋也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也并不想让那群少民们参加科举。
担任朝廷命官。
但眼下,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但兵,还是得派的啊!
可是,派多少人合适?
后勤怎么办?
还得征召多少徭役来维持后勤?
关于这个问题,朱元璋又问了出来。
“嗯,你们说的都对,但正如兵部尚书,唐铎所说,兵,也要派。”
“毕竟,现在,敌国就在我们的领土上,你不派兵,派一群文人去,那人家还不得杀光?”
百官闻言,也纷纷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