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难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到甘肃之后,蒋献每日都在暗卫的大灶上填饱肚子。
虽然说伙食差一点,和京城的时候无法相比,但对于从苦日子过来的蒋献来说也没有什么。
前几天和王虎在一起的时候,无意中听他说小月做的菜有多么多么好吃,而且顿顿都有肉菜,不禁让蒋献偷偷地咽了几口唾沫。
大家一起吃苦,谁也不会有小心思。
可偏偏脑子不太好使的王虎,天天都能混上肉吃,蒋献便琢磨着,有机会也混一顿陈光家里的饭菜。
一来可以解馋,二来也可以拉近自己和陈光的关系。
毕竟,能去家里吃饭的,可都不是一般人。
今个可真凑巧,三人一起做了件从未干过的事情,一直忙活到现在,按理说去陈光家里吃顿饭应该没有问题的。
何况现在这个点回去,大灶上的饭菜恐怕早已经冰凉。
看着陈光走出了大门,蒋献想要跟上。
但终究是没有被邀请,还是有点拉不下面子。
正在为难之际,陈光停下脚步转过了身子。
“忙活了一早上,本官差点忘记蒋百户也没吃饭呢。”
“是啊是啊,属下也没吃饭呢。”蒋献有点兴奋,大人这是准备邀请自己去吃肉了么?
“早点回去吃饭,一个人也没法打铁。”
啊,就这?
蒋献心中无比失望。
大人啊,我蒋献自从进入暗卫之后,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放下身段地烧过火呢,您就不能带我回家吃口热饭?
“吃完饭,记得将黄士良,秦明,还有其他的人犯带到城门口。”
“大人,不是正午时分开仓放粮么,带人犯过去,会不会造成混乱。”
“照做就是。本官饿了,先回去吃饭。”
说完,陈光三人匆匆离开。
摇摇头哭丧着脸,蒋献摸了摸扁扁的肚子,也出了大门。
说是正午时分开仓放粮,提前半个多时辰,城门已经被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
几十名暗卫又是忙着维持秩序,又要忙着摆放桌子摆放斗升。
陈光吃完了饭,一边叨叨着今天的猪肉瘦肉太多,一边顺手拿了个牙签剔着牙缝,朝着城门口走去。
来到城门口,蒋献也将黄士良等人押了过来。
“大人,这些人犯如何处置?”
“先押在城墙里面看守着,本官招呼的时候,你再带他们出来。”
说完,陈光来到了摆放斗升的桌子前面。
看着眼前黑压压,衣衫褴褛的众多百姓,陈光清了清嗓子。
“有没有人认识本官?”
百姓摇了摇头,无人应答。
“本官就是朝廷派来的钦差。”
还是无人应答,百姓的目光越过陈光,直勾勾地看向他身后的粮食袋子。
“老爷,这些百姓想必是饿傻了,连老爷您都不认识。”
边上的王虎凑了上来,替陈光打圆场。
“不认识不要紧,今个往后,想必他们就认识老爷了。”
陈光拿起边上的升子,朝着百姓晃了晃:“来来来,排好队。疟疾虽除但旱灾依旧,朝廷知道大家日子过得苦,特意调运贮备粮过来。”
“今个咱们不施粥,而是分粮。凡是来的人,每人黄米两升。”
说完,陈光故意停顿了一下,等候着百姓的欢呼声。
然而,几个呼吸过去了,百姓还是面无表情地呆立原地,并未有丝毫的兴奋之色。
“老爷,这些百姓不知道感恩啊。”王虎小声说道。
“不知道到感恩倒不怕,老爷我是怕他们麻木了啊。”
陈光摇摇头,看着队伍最前面的一名老者:“老丈,家里几口人啊?”
“以前七口人,现在只剩下三个了。”
“都来了吗?”
“来了。”老者指了指身后的两个七八岁的孩子。
“一个三个人,那就是六升米。把你手中的袋子打开,老爷给你装米。”
老者以为自己听错了:“官爷,这么小的孩子,也是两升米吗?”
“是。孩子虽小,现在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和大人一样对待。”陈光说着,挖了满满一升子的黄米,倒进了老者的布袋。
老者不再做声,静静地看着陈光往袋子里面装了六升米。
“好了老丈,你的米装完了,下一位。”
“官爷,这是真的么?”老丈的双手颤抖地摸着袋子里面的黄米,声音有点哽咽起来。
“真米,绝对的真米。”陈光笑着说道。
扑通一下,老者跪在了桌子前方,回头又赶紧拉着两个孩子:“跪下,快给官爷跪下。”
“使不得,使不得。”陈光急忙绕过桌子,想要扶老者起来。
老者忽视了陈光的搀扶,依旧朝着地面磕头下去。
一边磕头,一边哭泣了起来。
“我老丈活了几十年,从来都是把粮食上缴给官府,这是上辈子积了多少的福,今个竟然从官爷这里领了六升米。”
“谢谢官爷,谢谢官爷。”
“这些米,先拿回去救急。本官向你们保证,收成下来之前,绝对不会让你们饿着。”陈光说着,将老者缓缓扶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