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老头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很不甘心,郑和什么时候返航,谁也没办法预料。
或许是半年后,又或许是数年之后。
虽然每次出去巡游都能带回一些稀罕物品,搬到外面卖了也能赚得点利润,但跟倭岛的巨量财富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费时费劲不说,哪有直接抢……拿来得简单快捷!
他现在只盼望对方兴致徒然降低,游累了,思乡了,便会启程返航了!
“回禀父皇,儿子认为,郑和船队定然还在南洋区域。”汉王朱高煦之前错失了表现的机会,此刻见父亲闷闷不乐的样子,主动上前一步发言,为君分忧。
“?”
朱棣听得想跳过去,扇他两巴掌!
这尼玛哪儿窜出的呆头鹅?
尽讲些废话,此次郑和本就是下的南洋,不在南洋诸国范围内,还能跑西洋去?
“闭嘴!金豆子的事情老子还没跟你算账,乱插什么话?”
“啊??”朱高煦满脸问号,面色瞬间变得惊恐。
完犊子,不仅没受到表扬,就连吃空饷的骚操作也被父皇发现啦?
危!危!危!三个大字塞满脑袋。
顿时没了主意,呆愣当场。
最终还是太子朱高炽及时伸手,将他拉回了队列里,与赵王俩难兄难弟待在一边凉快。
“哎!先就这样吧!给应天的龙江宝船厂,以及福州的五虎门船厂下达旨意,即刻起昼夜赶工,制造大船!”
朱棣遗憾叹息,只能愁眉不展的接受现实。
转而继续道:“说下第二件事。”
“让各地甄选妙龄秀女送往应天府,挑取出符合条件的良配,作为武王与太孙的正妃。”
“此事宗人府联合后宫六局操办,具体流程由太子妃监管。”
“散朝吧!”
与第一件事的曲折比较起来,第二件倒是没人提出反对意见。
基塘两兄弟一个地位特殊,另一个是皇太孙,娶妻纳妃关乎国本稳定,关乎社稷传承。
这种大好事情群臣没有拒绝的理由,纷纷点头附和:“陛下圣明。”
众人陆陆续续退出奉天殿。
朱瞻塘留在最后边,望了眼依旧还坐在龙椅上的老爷子。
他出声安慰道:“金山银山又没长脚,跑不了的,哪怕耽搁一年半载再去也不算迟。”
“计划未实施便不幸搁浅,那种明明宝物摆在跟前,却拿不到的悲哀感觉,哎!你不理解。”朱棣摆了摆手,面色颓丧。
“我咋不理解啦?”说得直白点,不就是类似于后世那些钓鱼佬的倔犟心态吗?
钓不到大鱼就钓小鱼,钓不到小鱼就摸虾,虾摸不到就摘野菜,野菜也没摘到的话就喝两口河水再走。
反正绝对不能毫无收获,否则就会意志消沉,彻夜难眠。
“老爷子,失望越大,收获时的喜悦感也就越强!”
“你说得对。”
这番道理朱棣明白,只是暂时情绪有点烦闷而已,挥手说道:“爷爷知道了,你去忙吧,门口有个臭小子还在等你!”
正是朱瞻基鬼鬼祟祟的,在殿外探头张望。
“行,那我先走了,你自己想开点,凡事顺其自然就好。”
朱瞻塘强调了一句:“晚上吃饭的时候记得来太子府,我为你们检测一下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