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上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提起武当山,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当派。
实在是武当派这些年的发展太快了,而且张三丰的实力也确实让人佩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武当派已经成了江湖上响当当的字号。
能够将一个创建几十年的门派,发展到这般兴旺,离不开张三丰的武道实力,也离不开秦忌的出谋划策。
可以说武当派凝聚着两个人的心血。
只不过秦忌不好名利,一心想着延年益寿,这才终日躲在后山清修。
江湖上很少有关于秦忌的传闻,大概只有几十年前,武当初建时才会有人看到他的身影。
秦忌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来过前山了,对于现在的武当派发展成什么样子,更多还是听弟子们讲述的。
今日张三丰邀请他参观武当派,秦忌也是静极思动。
武当风景有别他处,武当山本就是以雄浑壮丽得名,武当派建立在武当山天柱金顶之上。
自山脚上山,沿途拾阶而上,左右两旁不时会有放置在竹林中的石桌石椅凉亭等物。
待上的半山腰,可见土王殿,此殿乃是山民所建,是供奉山神土地之用,香火鼎盛。
再向上一路有神仙祠,太子坡,磨针井,南崖,玄岳门等等建筑,这些地处并不都是武当派所有,例如神仙祠,磨针井,玄岳门等就是原本存在于武当山上的道馆与名胜。
武当派虽然建立在武当山中,而且名声渐起但并没有影响其他道家馆阁的建立。
在武当山可见各个道统的馆阁,彼此互不干扰。
张三丰并没有自己一家独大,就不给同道活路,反而是对其多方帮助,给予很多照顾。
使得武当山的道统多种多样,无论是全镇正一还是上清灵宝,在武当山都有道统存在。
而武当山上唯独没有佛家寺庙,就连最小的小庙都没有。
这不得不说张三丰这个性格,自被少林追杀,他是对和尚没有半点好感。
建起武当派之后,他就对武当山上的佛门寺庙展开驱逐,这些年下来,武当已经看不到一家寺庙。
秦忌曾为此劝说不过张三丰罕见的没听,现在也没人敢到武当山触他的霉头。
武当派以天柱金顶为核心,建有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等。
这些地方有些是供弟子咏经修道,有些是供弟子练拳习武。
一路走来到处可见武当弟子的身影,让这武当金顶一片繁荣景象。
秦忌看着不少武当弟子并没有修炼武道,而是扫尘静心,接待香客,也有演练斋醮科仪等,一切显得井然有序。
不由得暗暗点头,这些年张三丰将武当派经营的很不错。
并没有将武当纯纯建成一个武道大宗,而是兼顾了道法修习。
这就很好,在秦忌心中武道固然重要,但是道统的延续有时候是比武道还要重要的。
今日之武当,只要如此延续,就算是历经千百年也不会有断代的一天,这就是道法延续的作用。
张三丰陪伴在秦忌身旁,沿途弟子见到他纷纷施礼,并且也对秦忌稽首施礼,这让张三丰很是满意。
因为两人的谋划,秦忌并没有让张三丰在派内宣扬自己的名字,使得很多弟子并不知道秦忌的存在,此番师兄参观武当,那些弟子能够有礼有节,让张三丰很是满意。
武当是他一生的心血,此时的张三丰就像是在向家长炫耀自己成绩的小孩子。
分外想要秦忌看到自己的成就。
两人一路慢行,张三丰向秦忌介绍着派中风貌,言语之中不无炫耀。
而一路行来的秦忌,也在感悟着武当的山水真意。
他已经好多年没有来过派中,如今派中将天柱峰开发的越发彻底,各种小路石径深入天柱峰各处,各种楼阁馆台参差其上。
秦忌感受着武当山的气魄,心中油然浮现一座武当山的幻象。
整个武当山的的形貌尽皆在他心中显现。
每一处山谷,每一处石径如同就在眼前。
他此时有一种感觉,自己能够借用这武当山的天地之势,化身为武当小天地,随手挪移山中灵气,跺跺脚就等让武当山灵机改路。
同时在其脑海中浮现出一门风水秘术,此术能藏风纳气,塑山形,调水脉,立福地可算是移山改脉之法。
随后秦忌将自己的心神与武当山相合。
渐渐的,伴随着他的一呼一吸,武当山上的草木皆随之所动。
竹林轻轻摇曳,花草向其低头,仿佛此时的秦忌已经成了武当之主,受到万物敬仰。
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之中发生,就连大宗师境界的张三丰都没有发现端倪。
而此后秦忌依旧在游览武当,可那些见到张三丰与秦忌的武当弟子,却如同看不到秦忌一般。
只是单单向着张三丰行礼,万群看不到秦忌的模样。
这让张三丰刚刚的好心情一下全无,有心教育弟子,可看着都是些小道童,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
等到张三丰觉察不对,自行感知秦忌的存在,心中顿时大惊。
原来不是弟子们看不到秦忌,而是此时的秦忌已经与周围天地融为一体。
精神境界稍差的人都感知不到秦忌的存在,就算是秦忌站在身前,也只会以为这是一株山中普通的草木。
发现这个现状,张三丰暗自咂舌,师兄的道行好像又精深了。
明明刚刚还没有给自己这么奇怪的感觉,没想到转了一圈,竟然就将自身融入自然之中。
张三丰甚至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两人的境界已经越差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