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259章 第259章【2 / 3】

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这么一行人上了车,那紧闭的院门从里面打开,却是石志友听到动静跑出来了。

“秀兰,秀兰”

两个随从上来拦住他,马车的车窗里露出陈秀兰无动于衷的脸,和陈坚冰冷的眼神。

“让他写封放妻书。”

然后马车便走了。

两个随从手持着招儿给的身契逼了上来,要么被卖为奴,要么写放妻书,相信石志友会做好这个选择题。

当然,等待他的还不仅是这些,还有被送离京城遣返原籍。

在他老家,他无田无房,也没有亲人,又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穷困潦倒的活着,很快就死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那次薛庭儴离开后,殷湛心知肚明这次若是处理不好,殷家以后的日子难过。既然左右都讨不了好,索性将此事在朝堂上撕掳出来。

他当朝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只是省去了薛庭儴上门之事,又向嘉成帝请罪。这种情况下,嘉成帝自然不可能治其罪,而是痛斥了那暗中捣鬼之人。

自此,事情大白天下。

殷家不再是重臣之中,第一个倒向新政的官员,在士林之中保留了万不得已,不得已而为之之名。

同时,在嘉成帝面前也落了好。

所以说,能屹立两朝不倒的老臣,没有一个是简单角色。

可不管殷家的事是不是出于有人刻意捣鬼,至少这件事的发生,也算是起了个好头。

之后新政在河南推行,免不了有些官员的家族首当其冲。

鉴于殷湛身上发生的事,都怕被人当了枪,自然都学着殷家用既然是朝廷明令,作为大昌的子民,自然不敢不遵从之的借口做了幌子,遵循了朝廷的新政。

因此,新政在河南当地推行的很顺利,几乎没有再碰到什么阻挠。

顺势而为之下,新政从河南蔓延,往山西、山东、陕西等偏北的省份进行着。

有着薛庭儴提前广而告之的准备,进行的还算胜利,虽然私下里少不了有人骂,可朝廷也不是不给大家优待,不过是降低了优免的数额。

有前朝的种种例子在,难道以前的大臣们都可以,轮到你们就不行了,你们还到底是不是个清官。所以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进行着。

时间进入六月,正是大暑天,朝堂上也热闹得宛如开了锅的油。

皆因今年乃是大考之年,辛酉年八月的乡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每逢这个时候,就是朝廷选派京官前往地方监考的时候。

各部各司都是一片熙熙攘攘,出京外派监考的官员并不是额定,而是要参加试差考选。凡系正经进士出身,翰林、六部及科道、国子监属官,皆可参加一体试差之考选。

试差所选大多为同考官或是副考官,本来同考官多是从地方官选任,自打十年前出了场舞弊大案,朝廷对此更是谨慎,同考官皆是由京官选任,不够才由地方官选派。

至于正考官一般都从六部侍郎、内阁学士,京堂科道中高官选任。只有人数不够者,方会从试差中提选。

不过不管能不能当上主副考,这种差事都是让众京官趋之若鹜的,也因此各部院少不了生些明争暗斗之事,当然这一切都和薛庭儴没什么关系。

按照他的资历,其实这次也该在试差范围之内,起步就是一省之主考官。可惜遇不逢时,此时新政正进行到关键之处,他也抽不出空闲。

倒是陈坚机会不错,此次正好赶上。

对了,还有林邈。

不过林邈的意思是这一次他就不凑热闹了,也是怕他和陈坚都离京,薛庭儴一人在京中孤掌难鸣。

可薛庭儴的意思却恰恰相反,林邈虽已入阁,却是垫底的存在。出任考官乃是积累资源的好机会,万万不可舍本逐末。

经过薛庭儴一番劝,林邈倒也改了主意,只是到时候能不能选上,那还得看嘉成帝是不是愿意给他机会了。

试差整整进行了一个月,才选出这次入选的官员,不过对其所出任的地方,却是并没有公示。

七月十五这日,林邈突然招了薛庭儴和陈坚去林府。

原来这次嘉成帝打算派林邈出任主考官,只是暗示了一二,对于地方并没有点明。而林邈之所以会叫来两人,一是吩咐离京之后京中事宜,二来也算是提前通个气,免得两人没有心理准备。

而陈坚这次也是应选范围之内,也就是说两人都要出京,京中只剩了薛庭儴一人。

对此,薛庭儴浑不在意,只道两人放心出京就是。

虽是如今新政已经进入了关键地方江南一带。但整个大昌也就只剩江南一地,想必那些人不会负隅顽抗,再说了还有嘉成帝呢。

嘉成帝可比他本人更上心。

之后,三人又就着此事商议了一二,便各自归家。

七月十八日,正是朝廷公示各省考官之日。

凡试差应选之官员,皆自备行李奔赴午门,听候宣旨。

而主考官则是在次日听宣,由内阁发下中选之人,听宣之时方知监考之地。

所有官员接到圣旨后,必须立刻启程,不准携带家眷,不准辞别亲友,也不能过多携带随从,行在途中不得闲游,不得当地官员接待。抵达所差之省,由提调官即刻迎入公馆,不得接见当地官员,直至入贡院。

就这样,嘉成二十一年的大考终于紧锣密鼓的在各地开始了。

而与此同时,顺天贡院的乡试也开考在即。

这次薛家有两人要参考,正是薛耀弘和王葳。

之前两人顺利拿到生员的名头,又在国子监攻读一年,心中颇有自信,便想下场试一试手。

对此,薛庭儴是不反对的。

能不能考好,其实不光看学识,还看临考的反应和经验。这些东西是教不来的,只能自己去实践。

如若考不上,就当是积累经验了,反正二人还算是年幼。

招娣和沈平不在京中,平时王葳都是招儿管着的。这次两个孩子一同下场,招儿又开始忙了起来,除了多给两人安排好的吃喝,临考前补补脑,还忙着给二人收拾行李用物。

这乡试不同其他,一考就是多日,两个孩子没吃过苦,又才是十四五岁的年纪,她难免就会担心。

这种担心一直持续到顺天贡院开考,将两个孩子送入贡院之中,才算是歇下了,剩下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第一场结束时,招儿亲自在贡院门口等候。

果然两个孩子是没吃过苦,从贡院里出来都是面色惨白,脚步虚浮。

问过之后才知晓,两人是被饿的。

也是薛耀弘和王葳,打小日子就过得富贵,两人虽是勤奋好学,温谦有礼,却也是真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