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4章 虎牢【2 / 2】

北了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有什么打算?”

“走武关入陇。”

“今早得到消息武关已经戒严了,不光武关,潼关、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凡是入陇的关隘全都戒严了,只有凭地方官印文书才能过关。”

这倒是出乎方俣意料之外。

“好在,我与太守赵晟相熟,明日我便去趟府衙向他请一份文书,你收拾好东西带上你娘来我府中,我们一道入陇。”

“喏!”

与此同时……

虎牢关,天下雄关,传闻周穆王圈养猛虎于此,故而得名。

虎牢雄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西进洛阳的唯一道路。

巍然耸立的关墙上,一男子圆脸大眼,身着灰黑色甲胄,虽身长不满七尺,却显得威武不凡。

“伯宽,伯宽!”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一路小跑上城关,重达数十斤的甲胄穿在身上,走起路来仿佛一座移动的山包。

行至跟前,汉子脚底突然一个趔趄,摔在矮个将军身上,俩人一个面朝天,一个面朝地。

“公济兄。”矮个将军好不容易爬起来,四处张望一番,好在周围地都是自己的亲信,随即幽怨地剜了汉子一眼。

汉子姓刘,名治,字公济。

矮个将军姓曹,名宛(yuan),字伯宽。

二人都是朝廷册封讨伐贼寇的将官,后来河北兵败,率残军撤退,如今收拢各部,据守虎牢,抵挡贼军。

刘治挠了挠头,眼前尴尬掩饰不住心底的激动。

“伯宽,东林军的粮道已被我军探得!”

“什么?!”

众目睽睽之下,将士们看到他们的两位主将手拉着手,走下城关,径直走进了军略府。

没过多久,数十个甲兵自左右两道涌出,封锁住军略府的内外大门。

“三条粮道皆在贼寇大军后方,彼强我弱,要想深入敌后断其粮道,其冒险之大,无异于送羊入虎口。”曹宛倚在柱子上,本就瘦小的身躯驀的塌下去一半。

刘治攥紧拳头,一拳打烂了座下椅子,为了找出贼寇的粮道,不惜暴露自己经营多年的情报势力。如今粮道找到了,却没办法对其下手,真叫人不甘心。

“伯宽,你主意多,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曹宛沉思片刻,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我军先前在河北与东林军作战,折损了不少兵马,倘若朝廷能给我军增兵一万,此计尚可行之,只是……”

说到这曹宛住了嘴,黯然神伤起来。

“打,必须打!哪怕九死一生也要打!我们等得起,留在洛阳的世家勋贵等不起。倘若他们也望风而降,届时你我便是腹背受敌。”

曹宛也深知此理,他的目光游走在虎牢关和洛阳之间。

虎牢关是东出西进的唯一关卡,关东是一片平原,放眼望去任何动向清楚可见,要想使军队悄无声息地绕行至敌后,全无可能。

“要是能飞过去就好了。”

“公济兄,你想什么呢”曹宛苦笑一声,话未说完,眼神突然变得凌厉起来,他扒住桌上的地图,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珠汇聚在一处。

“公济兄,平津港可还有大船?”

刘治瞿然,来到地图跟前,望着曹宛目光落下之处,“你是想?”

“我们乘船从平津出发,眼下正值春汛,我军顺流而下,势如迅箭,不需半日即可抵达东林军后方。”

“好办法!”

刘治一拳砸在掌心,久经征战的他很快想清楚这条计策的可行性。

“河面冰雪消融,江水暴涨,我军乘势东渡,贼寇即便察觉也拦截不住我军船只。此事交予我,我这便领一支百人精骑,前往平津,夜半东渡,伯宽你且在虎牢等我的好消息吧!”

“公济兄,切记当心。”

“放心吧,能伤我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刘治雷厉风行,当即从各军营中挑选出百名好手。他们大多由十夫长或是百夫长组成,一听刘治要挑选一支敢于冒死的精骑,踊跃报名。

这是属于刘治的个人魅力,对此曹宛羡慕不已。

ps:附加一小章。

小莽山位于方俣所在村庄的北面,名字有山却不是山,一座座坟包零散坐落,不远处还有几片荒田。

方俣跪坐在一个坟包前,恭敬的摆上两只瓷碗和一壶混着泥土一样浑浊的酒水。

“父亲,孩儿决心要走了,日后恐怕不能随时来看您,这壶酒是孩儿的不孝酒,还请父亲原谅。”

方俣将瓷碗斟满,放在坟前。

“若是父亲您原谅孩儿,就请日后保佑母亲病愈,保佑我们一家人免遭兵戈之祸。”方俣连磕了三个响头,而后将另外一只瓷碗斟满。

“等到安置好家人,孩儿会去参军。毕竟当初学成归家前,孩儿答应过师父,不会埋没这一身武艺。”

“您说您最想去长安,待天下大定后,孩儿荣归故里,就接您去长安。”

“孩儿再给咱们方家祖宗修个祠堂”

“等益儿长大后,让他生十七八个孩子,到时候他们排着队给您进香”

“父亲孩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