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虾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好在,陈狗剩这帮人很给力,已经按照李思华给的结构图把养殖场给建造了出来。
而那帮挖井的老师傅们,也同样在十天之内就把水井给挖好。
井水清澈甘甜,只需要再沉淀一段时日就可以食用了。
养殖场墙高两米,东面有一道大门,进去后左右都有两个侧室,一个是用作存放动物食料,另外一个则是用作员工的休息区,水井也挖在这个侧室里;再往里走就是四个与一亩大的长方形区域,边上都留有窗口,通风很强。
李思华向工匠预订的木门和支摘窗也准时交付了。
因为工钱还没有结,陈狗剩等人还跟着李思华身后走来走去的呢。
李思华率先走入了养鸡区。
她走在中间过道上,阵阵凉风从偌大的窗口吹了进来,为她送去热暑。
这养鸡区里又分了左右两边小区,均有用一米高的竹枝围着,并在竹枝外建造了一条长长的喂食道,这样母鸡就可以把头从竹枝里探出来,吃东西和喝水,以后养殖员在喂养动物时,也可以省时省力。
“不错!”李思华在里外巡视了一番,这才肯满意地露出了笑容。
“李婶子,这工钱……”陈狗剩这才敢开口问工钱。
李思华余光瞧着陈狗剩把姿态放的很低,其眼里也早已没了对自己的那股不屑和蔑视,她就爽快地从衣襟里拿出十两银子,丢给他。
“你们自己分吧!”
“谢过李婶子了。”二十个壮汉异口同声地道。
不一会儿,他们就把每人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半两银子。
在十天里,因为草屋里的院子实在是小,没法容的下后来买的二百二十只母鸡,加上高温天气,所以几乎都有一到两只母鸡死去。
这不仅是黄有財等人肉痛,就连李思华本人也心痛的要命啊。
她可是花了二十八文钱一只把这些母鸡买回家里来的,每死一只就是相当于把二十八文钱丢了出去!
“大家来合力把母鸡赶到养殖场去吧!”
李思华一发话,黄有金几个手里就攥着木棍之类的,把二百多个鸡鸭往养殖场里的养鸡区赶去。
那些母鸡在进入养鸡区时,它们都同时在发出了‘咯咯咯’的叫声,仿佛也很喜欢这个宽敞的新家。
李思华在想在如何才能让母鸡早些长大,然后多多下蛋。
动物和人一样,都是需要丰富的维生素和淀粉,还要偶尔补充一下钙和磷等矿物质。
她野心挺大的。
这养殖场的母鸡所下的鸡蛋,就可以拿去做辣条;而鸭蛋就可以拿来做皮蛋!
这个时代,也是还没有皮蛋的出现呢。
到时候又是一条很赚钱的独家小吃。
第二天,李思华去了五龙镇。
她这次几乎把整条街上的母鸡和母鸭都以二十八文钱每只的价格给买了下来,总共是将近五百只,合共花费了她约莫十五两银子。
梁大贵的牛车都被塞满了。
李思华是看着都坐不下人了,就只能是吩咐梁大贵好心看好这些五百只母鸡母鸭,送回娄山村的养殖场去,再回头来接她和黄有財。
“李婶子,得咧!”梁大贵顺从得像是一个奴仆。
而李思华也没有亏待过梁大贵,她承诺过他,每月给他一两银子酬劳,前提是他得要随叫随到,任劳任怨。
每月一两,一年就是十二两,那可是相当于梁大贵之前两年的收入了!
梁大贵笑眯眯地走了。
李思华打算带着黄有金到私塾里看看黄有財。
虽然黄有財已经十四岁了,可这却是他第一次离家,还要顶着‘高龄’和一众比他小五、六岁的同窗一起就读,李思华想着他肯定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上的压力。
好不容易等到了午饭。
李思华和黄有金才真正见到了黄有財。
只见他穿着一身浅青色交领长衣,腰间系着同色系腰带,头上戴着高而方正的巾帽,身板如白杨树般秀挺,面容白皙,眉眼含笑,举止斯文,温文尔雅。
五官生得俊朗,由头至下都散着书香气,一看这不仅是一位读书人,还是一位贵家少爷呢。
李思华忍不住赞叹,“短短不见半月,我家老二居然落得如此好看了,这跟大户人家养在府里的少爷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啊。”
黄有金张着嘴说不出话来,眼睛直盯着黄有財不动,整个人都仿佛木住了。
黄有財红着脸,正想要说些什么,就看到黄有金的异常了。
“大哥,你怎么了?”
“没什么,二弟,你……我……”黄有金噎住了,好一顿后他才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娘说得对,咱们家终于是出了一个读书人,往后再养养,那气质肯定能赶上贵家少爷。”
“娘,大哥,你们可别胡说了。”黄有財耳根都要红透了。
“黄有財,这就是你从乡下来的老娘和大哥吗?”几个看着比黄有財小三四岁的同窗,斜睨着黄有財,眼神里还肆无忌惮地挂着嘲笑的意味。
黄有財身子霎时就僵硬起来,脸色也微微发青,目光有些许闪躲:“确实,这是我娘和我大哥。”
李思华感受到了黄有財同窗的不友好。
一般来说,同窗之间不会直呼其名,更何况黄有財还比他们大上几岁,按理来说,他们应该称呼黄有財为‘黄兄’才对;再说了,他们说到‘乡下’这两个字时,还咬字特别重,甚至还笑出声来,这明显就是在瞧不起人!
难道黄有財在私塾里遭遇了‘校院凌霸’?
黄有金也看出来了。
“黄有財,听说你家是住在那个叫什么娄山村的偏僻小山村吧,就是一个偏僻到鸟不拉屎的山沟沟啊,哈哈……”一个单眼皮的学生笑着道。
“你老娘供你到这里来读书,肯定是把家里的粮食都给卖光了,才筹够的五两银子束脩吧,就是不知道下个月束脩能不能准时叫得上哦。”一个胖子学生也道。
黄有財向来都是很坚强的,以前家里饿的三天都没有一颗粟米粥下肚时,差点就要冻死在刮着冷风的大冬天时,他都没有想到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