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小说网

第18章 清平乐·年年雪里【1 / 1】

喃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乐调命名。双调八句四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2挼(ruo):以手揉搓。无好意:心情不好。

3赢得:获得,博得。

4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5“萧萧”句:形容鬓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生华,生长花发,指生白发。

6“看取”二句:“看取”是看着、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的深层语义,当与《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和《忆秦娥·临高阁》的“西风”略同,均当喻指金兵对南宋的进逼。结拍的“梅花”除了上述作为头饰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一定的象征之意。故应,还应。

【释义】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赏花人心醉。几何时,搓尽花瓣难有好心情,只落得满衣清泪。

今年漂泊海角天涯,两鬓稀疏又添白发。测看今晚风势如此大,实在难以再观赏梅花。

【赏析】

此词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以梅花为题,抒发自己今昔之感。开端:“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是昔;过片“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是今。清照前期词中,常有咏花之作。但咏菊不少,咏梅更多。或以花比附清品,或以花寄托幽思,在她的咏梅词篇里,往往撇开梅花神态的描摹,或以初春雪景作衬托,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渔家傲》);或以清歌醉饮作烘染,如:“座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34;(殢人娇》)。为了倾诉对梅花的爱慕,或强调观赏及时,如;“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殢人娇》),“要来小酌便来休,不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或珍重深情不断如:“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迹扫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留风流”(《满庭芳》),但在南渡以后,物是人非,咏梅的内涵和情调起了根本的变化。

看这一首,抚今追昔,繁华尽逝,看她写了挼搓梅花,洒满襟怀的是梅花片片,清泪点点,前期咏梅词,哪有如此哀感顽艳的词句?过片转作变微之音:“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十二个字,声泪俱下,她的词风,从宛转秀逸转为挥洒苍凉,开南宋爱国词人一路结末二句,更加声如裂帛:“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34;晚来风势&34;,语出双关,指的是国家情势的恶劣,人、梅比并,“故应难看梅花”,是作者对逝去的如梅花般繁盛岁月,对梅花标格的 自身的沉痛诀别。现实无情,今非昔比,从此再无观看与品味梅花的雅兴与清梦了。

这篇词悲深凄绝,探得梅花魂魄。全词以赏梅寄寓自己的飘零之情和家国之恨,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因此,应视作清照梅花词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