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之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武斯深吸一口气,看着这桌面上的几张图纸。
“自己现在就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会不会太快了点呢……”
朱武斯不由的自言自语。
这东西在后世几百年里是改变世界的东西,可以说是彻底颠覆了人们日常生活作息的事物。
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几百上千吨的货物可以昼夜不停的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还不用花费大量的粮草和药品来治疗拉货的牲畜。
更大的车子,更大的船,以及能装载更多的货物……
这个念头在朱武斯心里想了一会儿,便被他抛开了,他站起身来,走到门外。
秋风吹来,吹动着他的胡子,衣服。
朱武斯眯了眯眼,感受着秋天的凉爽和清新,喃喃道:“凉风到了,也快下霜的时候了……”
每年秋天到来的时候,就是天下百姓收获农作物和准备过冬的时候。
百姓过冬无非就是靠着棉衣和木炭,家家户户落实不准备木炭,那便会有冻伤甚至冻死的可能。
朱武斯知晓前后500年,明白这是因为现在的天下处在小冰河时期,这段时期比后面要冷好几度甚至十来度。
今年应天府的冬天恐怕又是一个寒霜之天……
朱武斯看着那树上开始掉落的叶子,心里想今年下雪,不要下太大……
……
……
又过了一个多月
这两个多月里,商业方面有了不小的发展,大明皇商从创办以来的两个多月开始发展迅速,不到半个月便在整个应天府都有了各类商行,两个月后半个江南都已经有了皇商的足迹。
在此期间,大明皇商收获颇非,仅在应天府里就获得了白银70万两,两个月以来的总收入更是达到了300万两,比大明半年的税收还要多。
……
皇宫太和殿,早朝之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拜道。
“平身。”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台阶下的众位大臣淡淡地说到。
“陛下,臣有本启奏。”尚书李树正上前说到。
“讲。”
“陛下,今年百姓粮食丰收,加上大明皇商管理市场解决了一大批奸商,如今我大明一个季度可收到的商税便高达三百万两,如今已分派到各地,加之剩余钱财,国库还剩四百万两银,
但今年寒冬即将到来,根据钦天监传来的消息今年会比往年还要更冷一些,届时可能又会有更多的百姓冻伤,甚至冻死……”李树正担忧的说。
户部尚书范敏也站出来:
“陛下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整顿天下,减免赋税。这才使得民间安稳,社稷昌盛。
但从前朝开始,每年寒冬都有不少百姓因寒冷而受苦,臣恳请皇上能调拨一些银两给各地政府准备木炭,好让需要木炭过冬而又无钱购买的百姓可以领取一些,好让他们熬过难关……”
……
陆陆续续有几位官员纷纷上书,表示自己对今年寒冷灾害的担忧。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不少大臣流露出了急切的态度,但也有的人默不作声,更有的人微微一笑。
“咱也同意诸卿所提的意见,既然今年百姓受苦,朝廷理当救济。”
朱元璋看着群臣纷纷表态,心中暗赞一声:“今天这帮家伙不错啊,居然会考虑到百姓的过冬问题。”
朱元璋转过头看着坐在一旁的朱标,开口说道:“太子,你来说一下,要是朝廷今年打算拨款帮百姓过冬,那应该给多少钱?又应该在什么地方给钱?”
朱标微微点头,站起身来看着朝中百官:“众卿,父皇所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朝廷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到时救助百姓阻碍恐怕会不小,
据了解,这段时间的木炭价格普遍在30钱到40钱一斤,花一两银子也只能买到差不多30斤木炭,这也只勉强够一家老百姓一个月做饭取暖,还不包括烧水做工等等……”
朱元璋听到自己儿子说出了木炭的价格,微微弯腰,双手抱在怀里看着朱标:“这木炭咋这么贵呀?”
朱标摇了摇头:“禀父皇,木炭价格每到冬季都会有所上涨,加之寒冬降临,百姓如果想要烧火只能提前去山里伐木,
但百姓多无棉衣,大多数只能够在寒冬的时候躲在房子里头,一天到晚尽量少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