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呓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www.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否则万一今天的辩论传出去,便要让人看笑话了:十年一次的盛会上,竟然没有人讨论学问,反而让一个大燕国的外人在这里大放什么‘男女之别’的厥词,到时候丢的可是我们所有人的脸。”
周明德越众而出,来到施莺莺面前深施一礼,笑如春风拂面,令人心醉:
“我来与长公主相辩。”
两人在高台上相对而立,清朗的声音在风中传远:
“兴修水利有何妙处?”
“不犯旱涝,丰产由己,航运便利。”
“航运便利,则商业兴盛。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国多失。”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
“以何立国?”
“以民立国,社稷为贵,君为轻。”
……
每次的墨池盛会都会被编纂成册,毕竟是十年一遇的大场面。
以往的墨池记录里,群英荟萃,众星璀璨,出色者不知凡几,但每次墨池学会只有三天的时间,想要在三天的时间里讨论国家大事、经史子集,未免有些匆忙;再加上负责记录的人毕竟也人手有限,所以才会设立高台,将高台上相辩的人们的言论一一记下,上下两册就足够了,剩下的在台下辩论的,就只能记录格外出彩的言论。
只有这一次的盛会,不仅编纂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足足十册,甚至在这十册里,有九本上都出现了同一个人的名字:
和她辩论的人换了又换,只有她的名字与封号巍然不动——
朝云国永平长公主,施莺莺。
不管上来的人和她说什么,她都能毫无障碍地接上话题:
谈治国之道,她就能说到律令赋税、适材适所;谈起民生……算了,有她年纪轻轻便监修的两大水利工程放在那里,没人会想不开去跟她辩论这个的。
谈起用兵之道,她便给出了依托朝云国地势之便的新式海战之术,数年后,新式海战之术竟然就成功地在和大燕国开战的时候用上了,这可不是纸上谈兵,是实打实的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
要是谈诗词歌赋,她便更不怕了,锦绣文章倚马可待,最经典的一句正好合了她的大名。
为时三日的墨池盛会结束后,容色绮丽倾城的永平长公主在萧萧的风雨里只身渡江远去。
雪白衣角一只黄莺振翅欲飞,为她撑伞的年轻人长身玉立,伞面上绘着连绵不尽的朝云盛世山水,端的是潇洒又快活:
燕燕莺莺随战马,风风雨雨渡江船。
连三元及第的周明德,后世有名的朝云国贤臣、文章千古的文豪,都在编纂这一年的《墨池录》的时候,称她一句:
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结果“旷千载而特生”的永平长公主刚下了船,就被一个戴着纱帽的高挑女子给截了胡,就连谢北辰都没能反应过来,也幸好这位女子没有伤人之心。
她隔着纱帽死死地盯着施莺莺,半天都没能说出什么来,倒是施莺莺先发问了:
“……大燕长公主?”
她伸出手去,准确而轻巧地挑开了这位女子用来遮脸的纱帽,果然看见了那张艳丽得都有些盛气凌人了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